这里的学生,每天中午有专属自己的剧场,吹拉弹唱,吟诗作对,一个不落,都要登台展示。
这里的学生,只要凑齐6幅画,就可以申请个人画展,优秀作品还会被学校珍藏。
这里的学生,亲手制作学校的模型,前来参观的人们不禁赞叹,偌大的校园沙盘模型竟是出自学生之手。
……
这不是大城市里的重点名校,而是在浙江东阳依山而建的一所县级小学。在“中国院士之乡”东阳,办学近二十载的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正在勾勒一幅“全息育人”的美丽图景。
全息德育育“英”才
培育英才,德育为先。这是浙江省功勋教师、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校长卢雁红教育观的“基石”。
“在东阳做了几十年教育,读书好的学生见过不少。但真正能走得远的,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还是那些有家国情怀和高尚品质的学生。”卢雁红感叹道。
卢雁红担任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校长后,就对学校发展有清晰的判断:学校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寄宿”资源,校园既是学生的学习场,也是他们的生活场;教师既是课堂的“引领者”,也是生活的“大伙伴”。基于这样的思考,卢雁红大胆提出“全息德育”的理念,迈出了全息育人的第一步。
所谓全息德育,就是将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进行无缝对接,融合“家”“校”的两重标准,填补德育的“空白点”,夯实德育的“基本点”,培植德育的“生长点”,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了模拟家庭生活,卢雁红策划了“大手牵小手”活动。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早晨五年级的学生会在校门口迎接一年级新生,带着小朋友找到教室和寝室。下午举行“大小牵小手”启动仪式,五年级学生在队旗下宣誓:传承外小的文明,关心、爱护、帮助弟弟妹妹。晚上,“大手”拉着“小手”走向寝室,刷牙、洗脸、洗脚,睡前还会陪伴“小手”阅读半个小时,直到“小手”进入梦乡……正如一位新生家长所说,孩子入学第一天就喜欢上了这个大家庭。这种幸福感,是走读的学生无法体会的。
等到新生适应了学校生活,学校将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宣讲学校文化,入队见证成长,远足结伴同行……
浸润在真实场景中,“家庭”生活不再是一片空白,学生的友爱、责任、诚信、感恩等多项品质自然养成。几年后,“小手”又会成长为“大手”,爱的传递生生不息。
“大手牵小手”至今已坚持了10年,学校把这项活动作为德育课程来设计,已将其编入校本教材《全息德育》(共12册)。该手册涉及德育的四大板块:礼仪培训中明理、生存教育中长智、乐观养育中怡情、价值引领中增慧。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心理特质,学校在编排时非常注重真实生活的体验,每一课例由“话题引出、理论剖析、操作引领、践行拓展”四部分组成。
卢雁红说,全息德育几年实践下来,她的最大体会就是小学德育要通俗易懂、避免说教、精于实践。《全息德育》梳理的许多德育的“基本点”,比如“生活常规”“快乐宝典”“就餐礼仪”等课程项目,都是采用学生朗朗上口的语言,教师在课堂内外通过示范、讲解、帮扶等方法,内化学生之心,外化学生之行。“学生走出校门,就是外小最美的行走符号,他们言行优雅,心中有他人,证明了我们的德育是成功的。”
除了“空白点”和“基本点”,东阳市外国语小学也在探索德育的新生长点。在午间半小时,学校专门开辟一个“哲思吧”,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话题,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个人观点,教师不干预,只观察,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维走向。
“学生的思辨能力超乎我们想象,他们自己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