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年考核结果公布,浙江省东阳市的“木雕小镇”成绩斐然,从年的“警告”上升为年的“良好”。而这背后,有着东阳人不懈努力——过去一年来,东阳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分析,走访参观优秀特色小镇学习先进做法,联合有关部门邀请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专家前来木雕小镇“把脉诊断”,推进“三个攻坚”、“三个平台”“三个提升”工作……最终“破茧成蝶”,摘掉“落后”的帽子。
(东阳木雕小镇鸟瞰图一角。东阳经济开发区供图)
——主抓“三个攻坚”,破解小镇瓶颈。
浙江省东阳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钱喜讯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阳木雕小镇年考核成绩不理想,主要因整体进度不快、产出效益不高、科研水平不够三大原因,导致木雕小镇建设相对落后,自“警告”以来,立足三大问题,主抓“三大攻坚”,破解小镇瓶颈。
其一,以项目攻坚为舵手,加大小镇建设力度。东阳市成立工作小组,班子成员明确分工,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力推进木雕小镇项目攻坚。
其二,以专项整治为抓手,促进小镇投入产出。东阳市全面开展木雕红木企业环保整治、低小散乱、即“四无企业”的“飓风整治”,倒逼小镇企业转型升级;推进“腾笼换鸟”,引进和落地“高新优”项目;谋划发展新出路,鼓励企业加强产品创新研发,从单一艺术品销售向多样销售转变,线下销售向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推进。
其三,以专利申请为推手,提高小镇科研水平。实现小镇内企业年度在科技型企业数和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上“0”突破,新增科技型企业3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个,专利拥有量项。
——主推“三个平台”,集聚小镇人气。
“木雕小镇”是浙江省第二批历史经典类创建小镇,虽有着丰厚的木雕文化底蕴,但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为此东阳市主推三大平台,兴旺小镇人气:
其一,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全力“筑巢”科学招商,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新招引24家人才型企业入驻小镇文化创意园。
其二,建立木材交易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建设,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红木进口、海关商检一体化通关通道,招引木材贸易、进出口代理、物流运输等30家以上相关企业入驻木材交易中心等,年内实现木材交易额30亿元以上。
其三,谋划特色活动平台,如以“木雕小镇”申报国家级AAA旅游景区为契机,认真谋划小镇“旅游+”事宜,丰富小镇的旅游业态。
(东阳木雕小镇夜景。东阳经济开发区供图)
——主导“三个提升”,打造小镇新面貌。
钱喜讯表示,小镇应是一个“产、城、人、文”融合为一起的、富有生命力、让人有幸福感的宜居小镇,因此除了满足打造“硬环境”,还需提升“软实力”。其重点主要有:
其一,是加速服务环境提升,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在东阳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出台小镇扶持*策,推进小镇项目建设。例如,为助力木材交易中心建设,出台《东阳木材交易中心招商奖励*策实施方案(试行)》;为解决项目入驻问题,出台《东阳木雕小镇工业用地项目准入指导意见》,带动木雕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实现木雕产业特色化、集聚化、规模化等。
其三,是加强整体风貌提升,认真做好小镇设计。推进规划提升,委托深圳建筑设计总院编制小镇一期提升改造规划方案,以旅游化标准,提升主要道路景观绿化,打通旅游公共空间,提升小镇一期整体风貌;根据小镇特色特性,设计打造小镇logo,推进东阳木雕小镇特色VI(视觉识别)设计和导视系统落地实施,全面打造小镇新面貌。“要让东阳木雕小镇更‘活’,更‘生活’”,钱喜讯说。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作者:沈珏,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沈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