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在我的学生时代,对于文理分科这件事,我是始终抱有“不同看法”的。
因为九门主课,虽然能让九条命的猫都分别卒于“语数外*史地理化生”。
但是我的印象里,却只有语文,和“其他科目”两种。
也不知道是我没遇见过好语文老师,还是自己本身就在语文这方面有着“逆向”的天赋异禀。
反正从造句到作文,从多音字到多义字,我总觉得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是条淡水鱼。
考试分数还不没血压高,是我考语文时的基本操作。
而除了考试之外,平时更加难以逾越的坎儿,无疑就是背文言文。
印象里,每次一听到语文老师说出那句经典的“熟读并背诵”后,我脑袋里都是DuangDuang的。
因为文言文不像现代文,每一篇的语义,都毫无联系、互不相通,且无规律可循。
所以就算你已经背会并理解了几十篇文言文,也未必能理解的内容里,到底写的是什么意思。
甚至有的时候,连里面的字都认不得。
这不是我夸张。
因为如果没学过《出师表》的话,费祎和郭攸之这俩名字可能都有人读不对。
如果没学过《离骚》的话,也没多少人知道“揽茝”、“鞿羁”和“蕙纕”到底应该怎么念。
那些文言文中,复杂程度直逼生僻字的字,别说写了,画可能都画不像。
而且时不时地,还得接受一下“通假字”的支配。
说到通假字这个古人写作时的“Bug”,我实在是不得不吐槽两句。
学《送东阳马生序》的时候,刚开始我还觉得难度算是适中。
但往细了学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通假字和一词多义也太多了。
除了死记硬背,就找不到第二种办法。
要是让外国人给翻译成英文的话,还指不定得翻译出多少个版本来呢。
当然了,上面说的这些还算是好的,因为考试的时候考点也不算太多。
至少跟《滕王阁序》比起来,是真的不多。
《滕王阁序》,一篇处处是考点,通篇是“大坑”的佳作。
除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么一句大伙本就熟悉的经典名句之外,全文还有多达个字。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篇接近个字的序,居然是为一篇正文拢共才40个字的诗而作的。
看来“番外”比“正文”还好看这种事,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
在被文言文困扰了多年之后,我一直想找一个文言文中的词,去形容背文言文的难度。
你别说,后来我还真找到了个合适的答案。
因为当时正好学了一篇课文,叫《蜀道难》。
这篇以象声词多(而且可能还是当地方言版的象声词)而自成一派的文言文,我学得特别好。
因为我背文言文时的心情,跟作者走蜀道时的感受高度重合,也是总想高呼“噫吁嚱!危乎难哉!”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包括《醉翁亭记》、《师说》、《木兰辞》等经典课文,也都给不少人的学生时代造成过困扰。
不过客观地说,对于大学不学中医的同学来讲,忍忍也就过去了。
因为到了大学里,别说文言文了,就连大学语文都没几个专业会去学。
但是一部分学中医的同学,依然会被要求背诵整本的《*帝内经》、《伤寒论》。
说实话,这些要是能背得下来的话,即便毕业后不去当中医,至少也能当个不错的rapper了。
文言文,背之尽锱铢,忘之如泥沙。
而且背多了以后,还容易“串”。
就比如说,“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似乎就没什么违和感。
“笑问客从何处来,牧童遥指杏花村”,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貌似看上去也挺好。
这些年,有不少同学都在用这种“混搭”的调侃,去发泄心中对背文言文的不满。
而且可能很多人也都想过:古人所写的文章文采虽好,但真有必要让现在的学生去背诵吗?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因为中国人对古人的尊崇,是一种独特而又厚重的文化精神力量。
而这种精神和文化,恰恰是透过古人所留下的佳作,通过学习和背诵,渗透到了当代人的血脉之中。
当然了,你可能会和我当年一样,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会背了也理解不了。
但这没关系。
因为背诵只是一个阶段,而理解和吸收会是经年累月的积累。
比如说《离骚》。
在学生时代,它可能仅仅只是一篇佳作而已。
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宽,眼界的提升,你会逐渐理解到其中刻骨的悲壮。
再比如说《师说》。
在背诵的阶段,你理解到的可能只是简单的师徒伦理。
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或许会更加理解老师对你的良苦用心。
甚至在你今后当上了老师后,它还会用深刻的内涵,指引你从教中的迷茫。
所以说,文化的传承,本就是一个从粗通皮毛,到融会贯通的过程。
这需要用时间来沉淀。
而文言文在语文课本中的存在,除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外,同时也为学生从小就打上“中国底色”。
当然了,作为过来人,我也能理解大伙现在背文言文时的困扰。
但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意义,远不止考试卷面上的那几十分。
与其抵触,不如主动接触。
当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后,或许在文言文中,能发现那些蕴含在文字中的别样之美。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