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浙江省国保单位分域略览
TUhjnbcbe - 2021/3/22 14:44:0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由国务院文物行*部门核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文物行*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国务院核定公布。”自年公布第一批国保单位以来,截止至年已先后公布八批,总计项,另有合并单位项。全方位涵盖了国内包括遗址、墓葬、古桥、古建、石窟、石刻以及近现代建筑、革命史迹等价值高、代表性强的不可移动文物。近年来随着文物内涵的不断扩大和外延,古盐田、古梯田、古茶园、古枣园等不可移动文物也愈加受到重视。国保单位的数量、分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风貌、文化底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东海涛涛,浙水悠悠,伏岭叠山,辟野开原。浙江省位于亚欧大陆东南,地处亚热带中部,东临大海,北邻苏、沪,南接福建,西连皖、赣。省境陆地轮廓略呈六角形,地表以丘陵山地为主(70.4%),平原和盆地较少(23.2%),河湖水网密集(6.4%),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尽管省域面积只有平方公里,是全国省份中面积较小的一个,但优越的地理位置,温和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浙江秀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和昌盛的文化。

(浙江省行*区划图,图片来源于民*部全国行*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距今约万年时,在印支运动中塑造了较为稳定地质构造的浙西山区开始孕育了浙江大地上最早的人类,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完成了“人猿相揖别”的历史性跨越[1]。在漫长的岁月中,在与自然的共生中,点燃了文明的火种[2]。距今约1万年左右,浙江大地上的人类开始走出山林,在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浦阳江流域繁衍生息[3],与洪水进行了数千年的搏斗,在距今-年第三次海侵(转轮虫海侵)过后将人类活动的遗迹扩散到整个省域[4]。

(河姆渡遗址出土黑陶罐,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距今约年前后,在太湖流域与钱塘江流域,先民们建立起了拥有精美玉器的古国,并营建了以良渚为核心的古老城邦,成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赓续传承的关键实证[5]。

(良渚遗址,第四批国保)

先秦史籍中流传着“(禹)葬会稽之山……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的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视江南,“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绍兴祭祀大禹的传统也从先秦延续至今[6]。现代考古学揭示了二里头文化与同时期太湖流域的马桥文化之间在器物造型、纹饰图案等方面存在的某些联系。但夏商时期*河流域孕育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之时,浙江大地的文明程度较中原落后却是不争的事实[7]。

(小古城遗址,第七批国保)

先秦时期生活在浙江的古越人,相传开国之君叫“无余”,是夏禹的后裔,“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无余在传承10多代后与越人同化,等到无壬登上国君之位时,才建立较为完整的国家体系,越人也开始与中原王朝频繁接触,并在周王朝时成为最低一级的封国[8]。东周时期,越国是楚国的附属,楚国为了让越国从背后牵制日益强大的吴国,所以对其多有扶持。在越王允常时代越国开始壮大,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吴越争霸。公元前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消灭吴国,然后北上会盟诸侯,成为“专制东方”的霸主。据现代考古学研究,越国在东周早期的都城在今湖州市安吉县龙山镇[9],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夺占了太湖平原,越国都城迁往会稽(今绍兴)。勾践确立霸主地位后,深感会稽偏于会稽一隅无法辐射全国,所以在周贞定王元年(前年)迁都琅琊。对于迁都与否,以及“琅琊”地望,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有较大可能为越都“琅琊”所在。越国在勾践死后尚能维系霸权,但随着内乱滋生,王位更迭频繁,权臣柄国,在齐、楚等大国的打击下不得不放弃中原霸权,从琅琊南迁姑苏。公元前年楚国灭越,但楚国没有绝越之宗祀,而是由王降为君长,回到会稽故地继续统治越民,直到半个多世纪后被楚考烈王所灭,随着王翦灭楚,“定荆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浙江被纳入到统一王朝直接管辖。在楚灭越、秦灭楚的过程中,部分越国贵族带族人不断南迁,并在浙南、福建一带山区建立新家园,秦始皇时期短暂屈服,但在秦末义*蜂起之时也应时而动,发展出了瓯越、闽越两个国家[10]。西汉建立之初封其为王而羁縻之。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年)闽越围攻瓯越,汉武帝派严助率会稽兵相救,闽越退兵后东瓯王请求内迁,“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汉武帝又在元封元年(公元前年)收服闽越。从此浙江地区长达数千年的越人时代宣告结束,步入了中原王朝直接统辖的新时代。

(龙山越国贵族墓群,第七批国保并入递铺城址)

东汉末年*巾起义极大地动摇了王朝的统治基础,此后地方诸侯相互攻伐。吴郡富春人(今杭州富阳)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代定鼎江东,三分天下。浙江既是龙兴之地也是稳固的大后方[11]。从此后以金陵(南京)为都的王朝均依仗“三吴”地区(指吴郡、会稽郡、吴兴郡所属的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一带)是为可靠的臂膀和钱粮、兵员供应地。公元年,西晋大*分多路南下,“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三分天下归于一统。但西晋的统一相当短暂,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很快陷入“八王之乱”的内乱之中,内附的游牧民族乘机崛起,北方大乱,出现了北人南迁的大浪潮。随着“永嘉南渡”,“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浙江境内也迁入大量北方世族及其部曲,在山水秀丽之地重建庄园[12],也无形中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浙江的开发[13]。

(通济堰,第五批国保)

隋文帝开皇九年(年),大*南下灭陈,结束了长达四百年的分裂纷争局面,由此开启了隋唐大帝国的统治。隋唐时期,有两件事对浙江意义深远。首先是隋炀帝大业六年(年)江南运河的开凿,浙江境内西起嘉兴,东达宁波,流域覆盖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河身宽达30米,不仅沟通南北,而且通江达海。沿途城市得以迅速崛起,杭州作为运河枢纽,人口迅速达到数十万之多,成为了“东南名郡”[14]。

(大运河水则碑,第六批国保大运河附属文物)

第二件事就是对西湖的疏浚,西湖水解决了居民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而且使西湖成为了重要的城市景观,“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铺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的美景口耳相传,“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印象长留思绪,西湖成为浙江最重要的标签之一[15]。

(南屏晚钟,第七批国保西湖十景之一)

唐代钱塘江两岸开发不止,人户滋生,所产钱粮物资已不输于中原,安史之乱搅乱北方,浙江等地所受影响较小[16]。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强悍,浙东、浙西等地成为少数几个为长安输送赋税的州郡,贞元二年(年)夏季漕粮不济,关中仓廪枯竭,*士露哗变之姿,此时浙西转运粮米到达关中,唐德宗对太子呼曰:“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南方诸镇经运河输送的税赋物资已经成为唐朝中后期维系王朝统治的重要基础[17]。唐末钱镠据有浙江诸州,在唐朝灭亡后以浙江十四州自立吴越国[18],并以杭州为都城,对浙江与杭州而言均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叶。吴越钱氏*权虽自立为王,但始终尊奉中原,与其他藩国也保持友好关系,对内兴修水利,筑造海塘,发展工农业生产,以保境安民为任。

(临安吴越国王陵,第五批国保)

吴越国还大力推崇佛教,在辖境内修建有许多寺庙塔院[19],开凿了许多石窟石像,有“东南佛国”之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年),吴越国王钱俶入觐汴梁,上表请求纳土归宋,吴越国至此而亡,客观上也使浙江避免了兵燹荼*。

(飞来峰造像,第二批国保)

在唐朝、吴越国建设的基础上,宋代浙江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同时圩田垦荒,扩大耕地面积,使江南地区成为“苏湖熟、天下足”的粮仓[20]。

(太湖溇港,第八批国保)

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后,大批北方人南下入浙[21],南宋朝廷几经辗转最后定都杭州[22],过起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偏安日子[23]。年,元朝大*分三路围攻临安,左路阿拉罕破独松关,攻安吉,于年正月与其他两路大*在临安北郊会师,南宋朝廷奉玉玺请降,宋祚就此断绝[24]。

(岳飞墓,第一批国保)

元朝在浙江统治不到百年,除了选用少数投降士人装点门面[25],上下官吏仍多数用蒙古人、色目人和北方汉人,“江南官吏多是北人”的现象始终存在。这些官员大多素质低下,贪婪无度,导致管理混乱。但得益于浙江长期开发打下的雄厚基础,加之忽必烈以来始终推行的重农*策[26],所以浙江地区仍然是元朝首屈一指的财赋之区。

(道场山祈年题记,第八批国保)

马可·波罗遍游中国的时候,曾对一座名叫“行在”的城市大加赞赏,那便是浙江杭州。在他笔下元朝的杭州仿佛最富丽、最名贵,仿若一座人间天堂。得益于统治者施行的“一视同仁、不分彼此”的*策,元朝时的浙江多民族并存,多宗教交融[27]。除了汉地佛教外,随着蒙古人、色目人而来的还有伊斯兰教、也里可温教、犹太教等外来宗教[28]。

(永丰库遗址,第六批国保)

元朝统治下的江南始终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元朝统治者对江南的盘剥最终激起了激烈的反抗。方国珍首先在浙东沿海一带起事,张士诚、朱元璋的势力也先后在浙江扩张,逐步将蒙元统治者逐出浙江。之后朱元璋陆续攻克婺州、湖州、杭州等地,招揽了刘基、宋濂等浙江士绅,稳定了统治秩序[29],并于公元年(元至正二十六年)建立浙江行省。起初浙江行省只领杭州以南九府,十五年后(洪武十四年,1年)嘉兴、湖州两府自南直隶改隶,浙江省界自此确定,之后未再更动。

(于谦墓,第六批国保)

明代浙江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农业生产更加发展,并形成了发达的以桑蚕织丝业为主导的商业性农业,以此为依托,在杭嘉湖平原出现了加工、经营经济作物的新型工商业市镇[30]。在浙南地区,采矿业[31]、制瓷业成为重点行业繁荣发展,为官府提供大量的产品与税收。从跟随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刘基、宋濂等人开始,有明一代浙江人才辈出,诞生了一代名臣于谦[32]、思想家王守仁[33]、艺术家徐渭[34]等具有超越时代的影响力的人物。同时,明代浙江还是科举强省,进士总数达到人,仅次于南直隶的人,《明浙士登科考》自序写道:“吾浙当天下十五之一,而大魁名贤,肩摩踵接,海内推为首藩。”在这背后是浙江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的浓重社会风气[35]。

(东阳卢宅,第三批国保)

明初实行文化专制,书院沉寂无声,从成化、弘治年间开始,在地方士绅的倡导下,各地书院开始复兴,在王阳明等人的努力下,浙江各府县书院雨后春笋般兴起。隆庆、万历以后,书院更是成为传授知识、辩论学术、启迪思想的活动中心。自南宋定都临安以来,浙江的图书出版业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明朝用行*手段将杭州西湖书院的宋元旧版20余万书版全部调往南京国子监,使得浙江和杭州的刻书业元气大伤。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浙江的图书出版业也逐渐复兴,书坊、书肆层出不穷[36],明代版本学家、兰溪人胡应麟说:“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北京)市也,金陵(南京)也,阊阖(苏州)也,临安(杭州)也。”明代私人藏书之风也极盛,据吴晗《江浙藏书家考略》统计明代私人藏书楼有80多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天一阁,清乾隆帝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兴建的七阁(文渊阁、文澜阁、文津阁等),就特地仿造了宁波天一阁的结构[37]。

(天一阁,第二批国宝)

明朝立国之初,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退到海上,朱元璋于是下令“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禁止船只私自下海[38]。此后历代天子虽根据情势时紧时松,但“海禁”的国策始终贯彻了下来。但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一直巨大,江南所产的丝绸、棉布等也亟需海外市场。于是葡萄牙冒险商人、日本流浪武士、沿海海商和失地贫民等纠结在一起,进行海上走私,成为明朝中后期重要的社会问题。浙江海岸线漫长,良港众多,且背靠农工商业发达的江南地区,是海上走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舟山双屿港一度是明中叶最大、最有名的走私贸易港口。嘉靖二十六年(年),朱纨任浙江巡抚,提督闽浙海防*务,严厉打击海上走私集团和海寇。海商集团于是铤而走险,勾结倭寇进行武装走私,甚至趁海防空虚侵入内地劫掠,酿成了严重的倭患。面对严重的倭患,沿海居民被迫结寨自保[39]。

(永昌堡,第五批国保)

嘉靖三十五年(年),胡宗宪担任直浙总督,总督东南兵务,主持抗倭大局。提拔重用了戚继光、俞大猷、谭纶、卢镗等名将。尤其是镇守宁绍台三府参将戚继光[40],鉴于卫所兵力涣散,于是在义乌选练兵勇,号称“戚家*”,屡次大胜倭寇,并主持修建了台州府长城[41],书写了抗倭史上光辉的一页。

(台州古城墙,第五批国保)

明朝末年,朝有*争、阉患,内有流寇肆虐,外有敌虏寇边,终于在内忧外患中轰然倒塌,关外女真人建立的满清*权入主中原。南方官僚、士绅与*阀先后拥立南明弘光、隆武、永历等小朝廷,在浙江也曾短暂出现过以潞王朱常淓、鲁王朱以海为首的反抗势力,但南明朝廷忙于内斗,疏于御敌,终在清*打击下纷纷溃败。但浙江士绅*民不屈服满清统治,抗清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穷乡隘巷,无不揭竿执田器,自为队伍,保其畔者”。清廷对浙江的反抗力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甚至制造的成片的无人区[42]。同时通过“文字狱”钳制思想,禁锢自由,垄断和控制学术文化,发展到乾隆时期通过编纂《四库全书》,借机彻底清查了全国书籍,删改、禁毁了其中不符合其统治的内容[43]。另一方面从清初开始,清廷就着力笼络、收买浙江士人,拔擢浙江官僚用以维护统治。但*宗羲、顾炎武等学术大师避而不就,始终保持了气节[44]。

(文澜阁,第五批国保)

随着反清抗争逐渐平息,清廷也在浙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措施,使得浙江的社会经济在宋明之后再次得到较快发展。得益于发达的经济与深厚的文化氛围,浙江的科举出仕在有清一代也始终保持了极高水平[45]。经过所谓的“康乾盛世”,清代的统治已经出现颓势,国力空虚,官僚腐败,百姓麻木,对外部世界的巨变一无所知,只有一个“饥饿的盛世”的虚名。中国庞大的市场、充足的原料与低效的统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引来了西方殖民者的觊觎。英国率先露出了其锋利的爪牙,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成为了英国侵略的借口,用枪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期间,年9、10月,英国*舰洗劫了定海、镇海、宁波等浙江沿海城市,总兵葛云飞等人战死[46]。年,中英在南京城外的康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宁波成为首批通商口岸之一[47]。年中英《烟台条约》中,温州成为通商口岸[48],年中日《马关条约》中,杭州成为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各国派驻领事,修建使领馆,商人、教士也随之而来,形成外国人的聚居区,同时也将西方的思想、制度、文化、习俗等等带来中国,沁入当地社会[49]。

(江北天主教堂,第六批国保)

鸦片战争后,面对清廷与殖民者的双重压迫,浙江民众生活愈发困苦,因此爆发了自发长期的反抗斗争,为太平*大举入浙和席卷全省准备了条件。-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的火苗燃烧到浙江,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等人相继攻占杭州、宁波、金华等地,浙江也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据点[50]。年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提督浙江*务,与太平*反复激战浙江,还得到了外国殖民者的资助,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争夺最终剿灭了浙江的太平天国势力。

(太平天国侍王府,第三批国保)

清*与太平*在浙江的反复鏖战,致使战后浙江残坡不堪、白骨曝野,百业凋敝。经过十多年的修复调理,浙江才重新恢复元气,农工商易等各个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得到王有龄、左宗棠两任浙抚信任的杭州徽商胡雪岩甚至成为了当时的中国首富[51]。湖州一带“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所出湖丝远销海外,也造就了以刘墉、张颂贤为代表的南浔富商集团[52]。晚清时期,天灾肆虐和多重剥削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加之兴办洋务、西风东渐,晚清浙江的知识分子中逐渐兴起维新变法的新思想[53]。维新人士最初通过创办报刊,启蒙思想[54],创办学校,推动教育等方式对民众进行启发、呼吁[55]。

(求是书院旧址,第八批国保)

清末各种思想交织涤荡,既有恪守保皇思想的传统官僚,也有意欲效仿德日施行君主立宪的士绅,但新式知识分子大多走上了建立团体,聚集同志,武装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道路[56]。晚期时期浙江一直是革命*人力量强大的地区之一,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7]。

(章太炎故居,第六批国保)

(徐锡麟故居,第六批国保)

年11月5日,革命*人褚辅成、顾乃斌、吕公望等人领导推翻了清朝在浙江的统治,建立了浙江**府,立宪派领袖汤寿潜出任都督。汤寿潜、褚辅成等人退出浙江*界后,*人逐渐主导了浙江*坛走向,并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表现出倒向袁氏集团的倾向。*人主*也使浙江*局在相当长时间斗争频频,年更是因为浙江省长和杭州警察厅长人选之争陷入内讧,酿成风潮,给北洋*府介入浙江提供了机会,杨善德、卢永祥和孙传芳等北洋*人相继就任浙督。在北洋*阀的统治下,新的革命力量在酝酿、萌芽,年7月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号(现兴业路76号)举行了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受到租界*警的骚扰而于8月3日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条游船上完成了会议[58]。中国共产*成立后,在苏联远东国际的斡旋和撮合下,中国共产*在年8月的西湖会议上确立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进行了合作的方针,中共*员与革命青年纷纷南下广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南湖革命纪念馆)

年蒋介石任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开始北伐,并与当年12月攻入浙江,击溃孙传芳部,浙*宣布反正,加入革命队伍。年2月18日国民革命*进入杭州,国民*在浙江建立组织。当年4月,蒋介石在江浙财阀[59]和浙籍国民*元老[60]的支持下背叛革命,屠杀共产*人、国民*左派和革命群众,建立了南京国民*府,开始了在大陆22年的独裁统治[61]。

(张静江故居(尊德堂),第七批国保)

辛亥革命前后的浙江,无论在商业、贸易,还是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崭新的气象[62],新式学堂、医院、银行、公司乃至图书馆、体育社等纷纷成立[63],甚至于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西湖博览会[64]。鲁迅、矛盾、徐志摩等浙籍作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发端于绍兴嵊州的越剧也风靡大江南北[65]。

(兴业银行旧址,第七批国保)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国共两*结束内战状态,实现第二次合作。活跃于浙南山区的红*改编为新四*部队,走上抗日战场[66]。8月13日中日*队在上海打响淞沪战役,经过数月血战,11月因日*在金山卫登陆成功,迫使淞沪国*仓皇撤退,日*乘胜追击侵入浙江,即使炸毁刚刚通车的钱塘江大桥也未能阻止12月24日日*占领杭州[67]。

(钱塘江大桥,第六批国保)

杭州城内的*府机构、学校、企业被迫向西、向南迁移[68]。年日*成功偷渡钱塘江,到年占领宁绍。浙江地处东南,杭州、宁波、衢州等地建有大型机场,抗战以来利用这些基地捍卫祖国的天空[69],同时为盟*提供便利,年4月美*轰炸机杜立特中队空袭东京、名古屋、神户等地,随后降落在衢州机场。日*为摧毁衢州机场和占领华东内河航运枢纽--兰溪,于5月发动浙赣战役,至7月打通浙赣线,占领金华、衢州等地,使浙江全境大部沦陷。共产*领导的新四*在广大敌后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抗日根据地[70],有力打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同时与国民*反动派的蓄意制造的“摩擦”进行了坚决斗争,巩固和加强了根据地建设[71]。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第七批国保)

年日本宣布投降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浙江省*府回迁杭州。同时浙江境内的新四*根据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全数北迁。解放战争期间,浙江是蒋介石集团坚固的堡垒,由于新四*北撤,共产*只留下少数隐蔽战线人员进行地下活动,反对国民*反动统治的形式主要是在校学生开展的“三反运动”,其中尤以年因浙大学生于子千被害引发的反压迫、争自由运动最具代表性。年4月23日,解放*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国民*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土崩瓦解。三野21*于5月2日进入杭州,次日基本控制市区。浙江各地地下*也纷纷组织起来,保护重要物资,担任向导,热情地迎接解放*的到来。随即各地各级成立*管会,成立人民*府,建立新的秩序。新中国成立时,浙东沿海岛屿仍在国民*控制之下,年5月,解放*发动舟山战役,年解放洞头列岛。年,解放*首次陆海空*联合作战,解放了台州湾椒江口外的一江山岛,大成岛等其他岛屿国民**残部纷纷撤离,浙江全境宣告解放[72]。新中国成立已有72个年头,在72年中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73],见证了重要的历史节点[74],塑造了独特的历史定位,成为了“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第八批国保)

岁月长河,生生不息,浙江历史,文物可见。在浙江.4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共辖有11个地级市,3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自年六和塔、保国寺和岳飞墓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至今浙江分八批共公布了处国保单位(含大运河、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南湖会址),另外先后有20处不可移动文物合并入国保单位之中。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山西(处)、河南(处)、河北(处),是不折不扣的文物大省。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75个有国保分布,分布既广且匀,其中绍兴市越城区有17处(含大运河),在全省个县区中最多。国保单位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最直白的表达,是一个地区文明发展历程最生动的体现,是一个地区岁月磨洗沧桑最有力的见证。现将浙江国保单位名录分地域罗列如下:一、杭州市《读史方舆纪要》说杭州:“山川环错,井邑浩穰,为东南都会,春秋时吴、越争雄之所也。”现杭州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10区1市2县,拥有国保单位47项(含大运河、马寅初故居),合并单位4项。

(杭州市)

(六和塔)

市县(区、市)名目杭州市拱墅区上城区N3-79胡庆余堂(N6B64胡雪岩旧居)、N3-闸口白塔N5-42临安城遗址、N5-凤凰寺、N5-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N5-梵天寺经幢N6-91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N7-3普庆寺石塔、N7-兴业银行旧址N8-杭州孔庙碑林、N8-求是书院旧址、N8-浙江图书馆旧址下城区N6-笕桥中央航校旧址N7-龙兴寺经幢N8-医院旧址江干区西湖区N1-72六和塔、N1-岳飞墓N2-15飞来峰造像(N6B46西湖南山造像)N5-文澜阁、N5-西泠印社N6-于谦墓、N6-钱塘江大桥、N6-之江大学旧址N7-灵隐寺石塔及经幢、N7-保俶塔、N7-西湖十景N8-忠义桥、N8-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N8-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滨江区萧山区N6-82跨湖桥遗址、N6-茅湾里窑址余杭区N4-8良渚遗址(含湖州市德清县)N6-章太炎故居N7-小古城遗址、N7-南山造像、N7-仓前粮仓N8-40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富阳区N7-泗洲造纸作坊遗址临安区N5-临安吴越国王陵(N6B24吴汉月墓,更名为吴越国王陵)、N5-功臣塔(N7B8功臣寺遗址)N7-天目窑遗址群桐庐县淳安区建德市N7-乌龟洞遗址、N7-1西山桥、N7-新叶村乡土建筑N8-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二、宁波市《读史方舆纪要》说:宁波“控海据山,为浙东门户,浙东有难,必先中于明州。”现宁波辖区面积.4平方千米,下辖6区2市2县,拥有国保单位33处(含大运河、浙东沿海灯塔),合并单位5项。

(宁波市)

(保国寺)

市县(区、市)名目宁波市海曙区N2-31天一阁(N5B21秦氏支祠)N3-55它山堰N6-92永丰库遗址、N6-天宁寺、N6-白云庄和*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含余姚市、奉化市)、N6-钱业会馆N7-林宅江北区N1-90保国寺N6-江北天主教堂北仑区镇海区N4-镇海口海防遗址鄞州区N5-庆安会馆、N5-庙沟后横省石牌坊、N5-东钱湖石刻(N7B20东钱湖墓群)N6-阿育王寺、N6-天童寺N7-二灵塔奉化区N4-蒋氏故居(N6B65溪口镇建筑群)N8-南渡广济桥余姚市N2-49河姆渡遗址N6-王守仁故居和墓(含绍兴市柯桥区)、N6-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含慈溪市)N7-田螺山遗址、N7-鲻山遗址N8-余姚通济桥慈溪市N3-上林湖越窑遗址(N6B6寺龙口和开刀山窑遗址)(N7B9白洋湖、里杜湖越窑遗址)N5-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N6-慈溪古建筑群N7-锦堂学校旧址象山县N7-塔山遗址、N7-花岙兵营遗址宁海县N6-宁海古戏台三、温州市《读史方舆纪要》说温州:“东界巨海,西际重山,利兼水陆,推为沃壤,且与闽为邻郊,扬帆振辔,分道南下,是扼八闽之吭,而拊其背也。”现温州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4区4市5县,拥有国保单位33处,合并单位1处。

(温州市)

(玉海楼)

市县(区、市)名目温州市鹿城区N7-曹湾山遗址N8-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龙湾区N5-永昌堡N7-国安寺塔瓯海区N5-四连碓造纸作坊洞头区瑞安市N4-玉海楼N5-浙南石棚墓群(含平阳县、苍南县)N6-圣井山石殿、N6-利济医学堂旧址N7-观音寺石塔、N7-八卦桥和河西桥乐清市N5-南阁牌楼群N6-高氏家族墓地N7-乐清东塔、N7-2真如寺石塔N8-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刻龙港市永嘉县N6-芙蓉村建筑群N7-5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N7-楠溪江宗祠建筑群、N7-2红十三**部旧址N8-42坦头窑遗址平阳县N6-顺溪古建筑群N7-0栖真寺五佛塔苍南县N4-蒲壮所城(N6B7壮士所城、白湾堡和巡检司遗址)N6-赤溪五洞桥N7-护法寺桥和塔N8-矾山矾矿遗址文成县N5-刘基墓及塔泰顺县N6-泰顺廊桥、N6-仕水汀步N7-玉岩包氏宗祠、N7-雪溪胡氏宗祠、N7-泰顺土楼四、嘉兴市《读史方舆纪要》说嘉兴:“负海控山,川原沃衍,自春秋时已为吴、越争衡之地,岂非以三江、五海为襟带,且滨于海澨,可以出奇制敌哉?拊钱唐之肩背,掣吴、越之肘腋,鱼盐饶给,商旅四通,亦江东之雄郡也。”现嘉兴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2区3市2县,拥有国保单位24项(含大运河、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

(嘉兴市)

(文生修道院和天主堂)

市县(区、市)名目嘉兴市南湖区N5-40马家浜遗址、N5B22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N7-文生修道院与天主堂N8-41嘉兴子城遗址、N8-沈钧儒故居秀洲区N6-85南河浜遗址N8-王店粮仓群嘉善县N7-吴镇墓海盐县N5-绮园N8-钱塘江海塘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海宁市N5-盐官海塘及海神庙N6-安国寺经幢、N6-王国维故居N7-长安画像石墓、N7-陈阁老宅、N7-慧力寺经幢平湖市N6-莫氏庄园N7-庄桥坟遗址、N7-乍浦炮台桐乡市N3-13茅盾故居N5-39罗家角遗址N6-84谭家湾遗址N7-新地里遗址五、湖州市《读史方舆纪要》说湖州:“山泽逶迤,川陆交会,南国之奥,雄于楚、越,自三国置郡以来,恒为江表之望,建国东南,此尤称腹心要地。吴越时恃为北面重镇,淮南来攻,由宣州出广德必道吴兴之郊,而后及于余杭。余杭之安危,吴兴寔操之也。”现湖州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2区3县,拥有国保单位28项(含大运河、良渚遗址),另有合并单位3处。

(湖州市)

(飞英塔)

市县(区、市)名目湖州市吴兴区N3-飞英塔N5-41下菰城遗址N6-86钱山漾遗址、N6-陈英士墓N7-毘山遗址、N7-潘公桥及潘孝墓N8-潮音桥、N8-道场山祈年题记、N8-太湖溇港南浔区N5-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N5-南浔张氏故宅建筑群N7-双林三桥、N7-尊德堂德清县N6-寿昌桥(N7B22德清古桥群,更名为德清古桥群)、N6-莫干山别墅群(N7B37莫干山别墅群扩展项目)N7-德清原始瓷窑址、N7-赵孟頫墓安吉县N6-89递铺城址(N7B19龙山越国贵族墓群)、N6-独松关和古驿道、N6-安城城墙N7-上马坎遗址N8-永安寺塔长兴县N5-苏浙*区旧址N6-顾渚山贡茶院遗址及摩崖N7-七里亭遗址、N7-城山古城遗址六、绍兴市《读史方舆纪要》说绍兴:“襟海带江,为东南都会,勾践生聚教训于此,遂以灭吴。汉武尝用以制闽粤。孙策取王朗于会稽,而江东以定。晋隆安中海贼孙恩据会稽,三吴八郡,一时奔溃。自是以后,皆以会稽为浙东重地。”现绍兴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3区2市1县,拥有32处(含大运河、王守仁故居和墓),另有合并单位2处。

(绍兴市)

(古纤道)

市县(区、市)名目绍兴市越城区N3-8鲁迅故居、N3-17秋瑾故居(N6B66秋瑾烈士纪念碑)N4-77大禹陵N5-八字桥(N7B23绍兴古桥群,更名为绍兴古桥群)、N5-吕府、N5-蔡元培故居N6-88富盛窑址、N6-青藤故居和徐渭墓(含柯桥区)、N6-大通学堂和徐锡麟故居N7-越国贵族墓群、N7-宋六陵、N7-犭央犭茶湖避塘湖避塘、N7-兰亭、N7-舜王庙N8-大善寺塔、N8-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柯桥区N3-70古纤道N5-印山越国王陵N7-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上虞区N6-90小仙坛窑址N7-凤凰山窑址群、N7-春晖中学旧址、N7-3曹娥庙新昌市N7-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摩崖造像嵊州市N6-崇仁村古建筑群、N6-马寅初故居(含杭州市)N7-小*山遗址、N7-华堂王氏宗祠诸暨市N5-斯氏古民居建筑群N7-东化成寺塔七、金华市《读史方舆纪要》说金华:“控临安之腰膂,当台、绍之上游,西臂信安,南肘括郡,所谓腹心之地也。引兵北出则敌不知其所备,而钱塘失其险矣。若马首南向,闽、岭虽峻,又岂足以自保哉?明初规取浙右,克婺州而固守之,扃鑰东陲,鞭箠巨猾,明太祖尝言宁越为浙东重地,不信然欤?”现金华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2区4市3县,拥有国保单位38处。

(金华市)

(卢宅)

市县(区、市)名目金华市婺城区N3-5太平天国侍王府、N3-天宁寺大殿N5-43铁店窑遗址N6-法隆寺经幢N7-6七家厅、N7-寺平村乡土建筑N8-石楠塘徐氏宗祠金东区义乌市N5-古月桥、N5-*山八面厅N8-大安寺塔、N8-赤岸住宅建筑群、N8-雅端古建筑群、N8-塘下方大宗祠、N8-陈望道故居兰溪市N4-诸葛-长乐民居N6-芝堰村建筑群N7-9西姜祠堂、N7-世德堂、N7-上族祠、N7-积庆堂、N7-余庆堂N8-兰溪通洲桥东阳市N3-89东阳卢宅N6-东阳土墩墓群N7-马上桥花厅N8-紫薇山民居、N8-白坦民居、N8-石家庄花厅永康市N8-下柏石陈大宗祠浦江县N5-郑义门古建筑群N6-83上山遗址N7-龙德寺塔N8-厚吴村古建筑群武义县N4-延福寺N5-俞源村古建筑群N7-吕祖谦及家族墓磐安县N6-玉山古茶场、N6-榉溪孔氏家庙八、衢州市《读史方舆纪要》说衢州:“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掣闽、粤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东南有事,此其必争之地也。《图经》云:‘衢州川陆所会,四通五达,江、浙、闽、广之所辐輳。守两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与敌也;争两浙而不争衢州,是以命与敌也。虽然攻守万端,巧拙异用,神而明之,亦存乎其人而已矣’。”现衢州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2区1市3县,拥有国保单位16处。

(衢州市)

(衢州城墙,友人王晶供图)

市县(区、市)名目衢州市柯城区N4-孔氏南宗家庙N6-衢州城墙N7-周宣灵王庙、N7-北二蓝氏宗祠衢江区N7-3吴氏宗祠N8-仙岩洞摩崖题刻龙游县N5-湖镇舍利塔N7-小南海石室、N7-7关西世家、N7-8绍衣堂和横山塔、N7-鸡鸣山民居苑、N7-4三槐堂、N7-三门源叶氏民居江山市N6-三卿口制瓷作坊N7-南坞杨氏宗祠N8-江山文昌宫常山县开化县九、舟山市原为宁波府定海县,《读史方舆纪要》说舟山“群山环峙,海港四通,为设险之地。”现舟山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2区县,拥有国保单位4处,另有合并单位1处。

(舟山市)

(普陀山,友人魏中杰供图)

市县(区、市)名目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N6-普陀山多宝塔、N6-法雨寺N7-普陀山普济寺岱山县嵊泗县N5-花鸟灯塔(N7B38浙东沿海灯塔,在舟山市定海区,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象山县,更名为浙东沿海灯塔)十、台州市《读史方舆纪要》说台州:“山海环峙,川泽沃饶,陆走绍兴则明州中断而临安震,水向定海则钱塘可袭而京口可塞也。刘宋泰始中贼帅田流起临海,掠海盐,杀鄞令,东土大震。唐季裘甫之乱,明、越皆被其*。元末方国珍发难于此,东海遂有沸腾之势。岂非以台之为境,倚山傍海,可为旅拒之资,而出奇制胜,正不当跼蹐于数百里哉?”现台州辖区面积平方千米,下辖3区3市3县,拥有国保单位17处,另有合并单位1处。

(台州市)

(瑞隆感应塔)

市县(区、市)名目台州市椒江区N8-椒江戚继光祠、N8-一江山岛战役旧址*岩区N7-瑞隆感应塔N8-43沙埠窑遗址路桥区临海市N5-台州古城墙、N5-桃渚城N7-4千佛塔(N8B17巾山东大塔、南山殿塔)N8-恩泽医局旧址温岭市N6-新河闸桥群N7-大溪东瓯古城遗址N8-金清大桥、N8-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玉环县N7-1坎门验潮所天台县N5-国清寺仙居县N7-南峰塔和福印山塔、N7-仙居古越族岩画群N8-林应麒功德牌坊三门县十一、丽水市《读史方舆纪要》说丽水:“湍流亘地,峰岭倚天,虽僻处一隅,而南邻闽、粤,可树擣瑕之功,东迫永嘉,已具建瓴之势。明初规有浙东,即下处州,一以绝窥伺之端,一以厚囊括之资也。”现丽水辖区面积17平方千米,下辖1区1市6县1自治县,拥有国保单位17处,合并单位3处。

(丽水市)

(延庆寺塔)

市县(区、市)名录丽水市莲都区N5-通济堰N7-南明山摩崖题刻N8-灵鹫寺石塔龙泉市N3-大窑龙泉窑遗址(N7B10上埠窑址)(N8B6源口窑遗址)N7-4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青田县N7-石门洞摩崖题刻云和县N7-云和银矿遗址景宁县N5-时思寺庆元县N5-如龙桥(N7B24处州廊桥,含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松阳县,更名为处州廊桥)N7-西洋殿N8-吴文简祠缙云县N5-仙都摩崖题记N7-河阳村乡土建筑遂昌县N7-好川遗址N8-独山石牌坊松阳县N6-延庆寺塔N8-詹宝兄弟牌坊[1]上马坎遗址,第七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安吉县,最远距今78万年,是浙江境内最古老的旧石器时期遗址。[2]乌龟洞遗址,第七批国保,位于杭州市建德市,距今约10万年,发现“建德人:牙齿化石。[3]上山遗址,第六批国保,位于金华市浦江县,距今约10年—年,是新石器时期早期遗址;小*山遗址,第七批国保,位于绍兴市嵊州市,距今约年,是新石器时期早期遗址;跨湖桥遗址,第六批国保,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距今约—年,是新石器时期早期人类从山区向平原扩张的重要遗址。[4]河姆渡遗址,第二批国保,位于宁波市余姚市,距今约年—年,是新石器时期中期遗址;马家浜遗址,第五批国保,位*兴市南湖区,距今约年,是新石器时期中期遗址。[5]良渚遗址,第四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和湖州市德清县,距今约年,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6]大禹陵,第四批国保,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历代祭祀大禹之地,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重建。[7]德清原始瓷窑址,第七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德清县,原始瓷中的仿青铜礼器多见于南方贵族墓。[8]仙居古越族岩画群,第七批国保,位于台州市仙居县,多为鸟、兽、鱼、蛇等原始图腾,为春秋时期古越族先民所画。[9]递铺城址(龙山越国贵族墓群,第七批合并),第六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安吉县,为越国古城遗址和越国贵族墓地。[10]大溪东瓯古城遗址,第七批国保,位于台州市温岭市,建于战国时期,为越王后裔南迁所建。[11]城山古城遗址,第七批国保,位于湖州市长兴县,始建于西汉末年,东汉末年严白虎曾据此城池抗拒孙策大将吕蒙。[12]兰亭,第七批国保,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为纪念书圣王羲之所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13]通济堰,第五批国保,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年),是浙江境内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4]大运河,第六批国保,第七批有增补,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水工遗存、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58处,浙江境内流经宁波、绍兴、杭州、嘉兴、湖州五市。[15]西湖十景,第七批国保,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包含了西湖最具特色的美景。[16]它山堰,第三批国保,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建于唐太和七年(年),位于鄞江上游,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17]顾渚山贡茶院遗址及摩崖,第六批国保,位于湖州市长兴县,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年),是督造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18]临安吴越国王陵(第六批合并吴汉月墓),第五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包括吴越第一代国王钱镠墓、第二代国王钱元瓘及王后马氏墓、钱镠父母钱宽和水邱氏墓,以及钱弘俶生母吴汉月墓。[19]闸口白塔,第三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建于吴越国后期,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较典型的一座。[20]太湖溇港,第八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吴兴区,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工程,在北宋时期构建完善,促进了太湖南岸农业的发展。[21]孔氏南宗家庙,第四批国保,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北宋末年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负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此,建立宗庙。[22]临安城遗址,第五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上城区,赵构南迁定都杭州后于建炎三年(年)兴建皇城,元代毁于大火。[23]岳飞墓,第一批国保,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南宋朝廷为与金朝议和,于绍兴十一年陷害死岳飞,在平反后于西湖边建墓设庙祭祀。[24]独松关和古驿道,第六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安吉县,独松关是抵御北方敌兵入浙的重要关隘,宋末元兵曾由此入浙包围杭州。[25]赵孟頫墓,第七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德清县,赵孟頫为赵宋皇室后裔,是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至元二十三年(1年)从家乡赶赴北京,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26]道场山祈年题记,第八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吴兴区,是元朝末年湖州路达鲁花赤囊加斛前往道场山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所留题刻。[27]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第五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开凿于元代至治二年(年),题材为佛教密宗造像。麻曷葛刺是大日如来的梵语音译,意译是“大黑天”,元朝统治者奉为*神或战神。[28]凤凰寺,第五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是元代所建清真寺,一度为中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29]刘基墓及塔,第五批国保,位于温州市文成县,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重要幕僚,也是明初名臣。[30]钱塘江海塘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第八批国保,位*兴市海盐县,又名鱼鳞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年),由浙江水利佥事*光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31]云和银矿遗址,第七批国保,位于丽水市云和县,自明代开采,*府设银矿局,曾经盛极一时。[32]于谦墓,第六批国保,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于谦,明朝正统年间名臣。[33]王守仁,第六批国保,位于宁波市余姚市和绍兴市柯桥区,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正德年间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事家,其开创的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其故居位于余姚市,死后归葬原籍绍兴。[34]青藤故居和徐渭墓,第六批国保,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嘉靖、万历时期书画家、文学家,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35]东阳卢宅,第三批国保,位于金华市东阳市,卢氏家族从明永乐十九年(1)卢睿成进士及第,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卢宅亦为明代江南住宅的典型代表。[36]四连碓造纸作坊,第五批国保,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明代时避难而来的人在此造纸为生,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37]天一阁(第五批合并入秦氏支祠),第二批国保,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明嘉靖年间原兵部侍郎范钦所建,为著名藏书楼。[38]蒲壮所城(第六批合并入壮士所城、白湾堡和巡检司遗址),第四批国保,位于温州市苍南县,为明初防御倭寇所建。[39]永昌堡,第五批国保,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明嘉靖年间当地豪强王叔果、叔杲兄弟发起修建此堡用以抗倭。[40]椒江戚继光祠,第八批国保,位于台州市椒江区,为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建。[41]台州古长城,第五批国保,位于台州市临海市,为戚继光督造完善,戚继光北调御边后主持修建的北方长城即以此为模板。[42]花岙兵营遗址,第七批国保,位于宁波市象山县,建于清初,抗清英雄张煌言曾驻*于此。[43]文澜阁,第五批国保,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造的全国七大书阁之一。[44]白云庄和*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第六批国保,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余姚市、奉化市,白云庄曾是*宗羲的“甬上证人书院”,*、万、全三人为明末清初浙东学派代表人物。[45]陈阁老宅,第七批国保,位*兴市海宁市,陈阁老即陈元龙,康熙二十四年科举殿试榜眼,为康熙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工部尚书。[46]镇海口海防遗址,第四批国保,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战片战争期间曾在此发生激战。[47]宁波天主教堂,第六批国保,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年法国传教士苏凤文开始兴建,年增修主教公署和藏经楼,年建成钟楼。[48]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第八批国保,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开埠后英国人于年兴建一幢三层砖木结构西洋建筑作为领事办公场所。[49]文生修道院与天主堂,第七批国保,位*兴市南湖区,年法国牧师步师加购地兴建。[50]太平天国侍王府,第三批国保,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年侍王李世贤攻占金华后改扩建试士院而成,是李世贤在浙江的指挥中心。[51]胡庆余堂(第六批合并入胡雪岩故居),第三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为胡雪岩创建的著名中药店。[52]南浔张氏故宅建筑群,第五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南浔区,为南浔丝业巨商张颂贤长孙张石铭所造私人宅邸。[53]章太炎故居,第六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章太炎为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革命家,曾加入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54]利济医学堂旧址,第六批国保,位于温州市瑞安市,年创刊的《利济学堂报》除了涉及医学,还介绍时*,鼓吹新思想。[55]求是书院旧址,第八批国保,位于杭州市长城区,杭州知府林启于年创办,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是浙江大学的前身。[56]秋瑾故居(第六批合并入秋瑾烈士纪念碑),第三批国保,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秋瑾是清末反清志士,年被清*府逮捕杀害;大通学堂和徐锡麟故居,第六批国保,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徐锡麟是清末反清志士,年在安庆刺杀巡抚恩铭,发动起义,次日被捕遇害。大通学堂是是徐锡麟、秋瑾等人创办的培养革命力量的体育专门学校。[57]陈英士墓,第六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吴兴区,陈英士即陈其美,同盟会元老,革命家,在辛亥革命后发动上海起义,任上海督*,后致力反袁斗争,年被袁世凯暗杀身亡。[58]中共一大南湖会议旧址,第五批合并国保(并入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湖州市南湖区,中共一大在上海开会期间遭到*警骚扰所以转移到嘉兴南湖,并在南湖的游船上中国共产*第一个纲领,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宣言》,选举了中国共产*领导机构。[59]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第五批国保,位于宁波市慈溪市,江浙财团代表人物虞洽卿在家乡建造的私宅;尊德堂,第七批国保,位于湖州市南浔区,江浙财团代表人物张静江在家乡建造的私宅。[60]蔡元培故居,第五批国保,位于绍兴市越城区,蔡元培是民国著名教育家,也是国民*元老,对蒋介石操纵的南京国府表示了大力支持。[61]蒋氏故居(第六批合并入溪口镇古建筑群),第四批国保,位于宁波市奉化市,是蒋介石故居。[62]兴业银行旧址,第七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年汤寿潜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次年10月附设铁路银行,年呈准设立浙江兴业银行,现存建筑见于年,为仿西洋古典式建筑。[63]浙江图书馆旧址,第八批国保单位,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年汤寿潜立遗嘱捐资建造公用图书馆,年根据遗址在大学路竣工该工程,由蔡元培题写浙江图书馆馆名,此后该地被确定为浙江图书馆总馆。[64]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第八批国保单位,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年为庆祝北伐胜利,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博览会—西湖博览会,博览会设八馆二所三特别陈列处,博览会历时四个月,极大刺激了产品展销与商贸繁荣。[65]鲁迅故居,第三批国保,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是鲁迅先生故居。[66]红十三**部旧址,第七批国保,位于温州市永嘉县,年浙南红*游击总指挥部为基础扩编成红十三*,年并入粟裕、刘英领导的红*挺进师。国共合作后粟裕率其中一部分前往皖南与新四*其他部队集结,被编为新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67]钱塘江大桥,第六批国保,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始建于年,年9月26和11月27日铁路桥、公路桥建成通车,11月23日为阻止日*南下炸毁,1年成功修复。[68]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第七批国保,位于丽水市龙泉市,日*侵占杭州后,浙江大学西迁,开始“文*长征”,浙大于年在龙泉开设分校,接收部分不能西去的学子,培养了谷超豪、朱兆祥在内的大批人才,抗战胜利后于年11月迁回杭州。[69]笕桥中央航校旧址,第六批国保,位于杭州市下城区,年建成,是民国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的航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了高志航等名航空人才,抗战爆发后西迁云南。[70]浙东抗日根据地,第六批国保,位于宁波市余姚市、慈溪市,年中共浦东工委向浙东敌后发展,年成立中共浙东*委,同时成立三北游击司令部,年夏正式创立浙东抗日根据地,至日*投降时控制面积1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余万。[71]苏浙*区旧址,第五批国保,位于湖州市长兴县,1年底粟裕率部南下,次年1月正式组建苏浙*区,粟裕任司令员,半年内3次打退国民*顽*的进攻,并对日*发动大规模反攻,至日*投降苏浙*区部队发展到5万人。[72]一江山岛战役旧址,第八批国保,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是为纪念一江山岛战役。[73]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第八批国保,位于台州市温岭市,建于年,年开始发电,是一座我国自行研制、制造、安装的潮汐能开发利用的国家级试验基地。[74]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第八批国保,位于杭州市西湖区,1年—1年,毛泽东主席率宪法起草小组在此历时77年,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1年宪法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国保单位分域略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