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东阳市吴宁五校届毕业生高宛仪,考上了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北大艺术学院乐器研究与演奏专业。“在母校的六年,是我最美好的童年回忆。”高宛仪小学时虽然成绩不拔尖,但艺术素养高,她回忆,“‘小芽儿’文学社培养了我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文化周的舞台是我音乐人生最初的信心源泉。”高宛仪勉励五校学子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怕摔跤,不摔跟头怎么能炼出钢筋铁骨,怎么长大呢?
“教育即生长,是一个慢过程,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吴宁五校校长葛敏辉说,学校尊重个体差异,重视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和需求,提出了“生长教育:让每个学生静静绽放”的办学理念。生长教育是将儿童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唤醒、调动其内在力量,使学生们自主自立,向着明亮的方向生长。
吴宁五校视学生为朵朵葵花,近三年来不断加强环境、课程、队伍建设,实施评价改革,提供更新的“土壤”、更优的“园丁”、更暖的“阳光”,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方向自觉努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生长不息。
教学楼和综合楼直线距离仅七八米,曾经却把两幢楼的师生隔在两端。“白天,我经常独守空楼。”葛敏辉说,因为来回较奔波,老师们下课了不愿回综合楼。高楼层的学生到综合楼功能教室上课,也折腾,下四楼、上三楼,课后再走回头路,特别是下雨天,更不方便。
把教学楼和综合楼连起来,没那么容易。距离近导致打桩机、挖土机等机器操作空间小,施工难度高。并且,两幢楼建于不同年代,相同楼层处于不同高度,这意味着连廊也要有落差。
吴宁五校多方争取,花了8个月时间,今年4月终于啃下“硬骨头”。“虽然艰苦,但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因为有利于学生发展。”总务主任王京珍说,连廊不仅是通道,更成为学生的活动场所和展示平台。日前,三(2)班学生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开展活动。“我们和家人一起动手,作品就展示在连廊上。”走过连廊时,该班学生李舜煜总要放慢脚步“观展”。四层高的连廊,一楼是阅读角,二楼展示学生设计的向阳葵花校徽,三楼有科技小制作作品展,四楼展出学生的美术作品。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在葛敏辉看来,校园环境是隐形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近3年来,吴宁五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行环境建设,改造了校园大门,为学校穿上了“新衣”,进行了“厕所革命”,新建了食堂,不断翻新“土壤”,营造良好的育人软环境。
食堂不仅是师生们就餐的场所,还是学校创建“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7)班负责食堂通道的文化建设,在班主任金天天的指导下,学生们打造了五谷丰登主题节点,家长也参与其中,为食堂的文化建设增色添香。
此外,教学楼南边少人问津的小公园,被改造成宽敞平坦的活动区;综合楼大厅、功能教室、室内体育馆等,也都旧装换新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更新的“土壤”。
“园丁”更优主题教研磨砺锋芒
周五,四年级数学教师何叶飘要上一堂试教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为东阳市第一教学联盟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观摩活动作准备。“教案修改了三次,这是第四稿了。”何叶飘说,这堂课凝聚了一个团队的辛勤付出。教师王晶搜集文献,分析名师案例,教师吴钦窈分析学生错例,三人组团磨课,再由数学教研组“评委”听课、点评,打磨一节课,成长一群人。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是数学主题教研活动中的一个点,由主线——校级课题“指向学生理解力培养的图示教学研究”生发而来。据悉,主题教研是吴宁五校磨炼教师的利器,在校级大课题的引领下,语文、数学分别确定各自的小课题。
数学教研组目前有27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18人。“教研组每个人都有研究方向,每一名青年教师领任务、上教研课。”教导处副主任兼数学教研组负责人王晓丽介绍,有了主题引领,教研活动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更有助于教师成长。教研课是一个磨人的过程。“从三人团队到教研组再到学校,讨论、试讲、试教、修改,往往要反复四五回。”何叶飘说,这个过程让她的理念发生巨大转变,“以前专注于让课堂完美、按部就班,现在我更
吴宁五校的教研主题与办学方向紧密结合,邀请专家论证,通过教研活动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掷地有声。去年,该校荣获“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称号,数学教研组获评“浙江省先进数学教研组”。今年,在东阳市小学数学“一题一课”教学设计比赛中,该校获团体优胜奖,22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其中10人获一等奖。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园丁的培育,园丁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养。除了主题教研,吴宁五校还搭建了文化讲坛、青年研修、师徒结对、项目研究等平台,打造本领强的园丁队伍。该校去年3人获东阳市教坛新秀,1人获得金华市教坛新秀,每年有30多人的研究论文获东阳市一等奖以上……
阳光从不偏心,照向大地,温暖万物。在吴宁五校,“五色葵花”评价体系就是阳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五育并举,推动其多元生长,让每个学生静静绽放。
去年,吴宁五校实施评价改革,编写了《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手册》,各年级一本。翻开评价手册,记者看到,金色德育章、蓝色智育章、绿色健康章、紫色艺术章、橙色劳动章,分别对应5条左右的具体要求。“大声读拼音,坚持每天跳绳,还会自己系鞋带,一个月下来,你的表现让我惊喜,加油宝贝!”一年级评价手册“爸爸妈妈有话说”栏目中,家长们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结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梳理提炼出项指标,划分到各年级、各学科、各学期,评价形式有考核测试、教师观察、家长评定、同伴评价、自我分析五类。”郭珊珊参与编写评价手册,她介绍,评价时段分为每日评、每月评、阶段性评价等,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五(4)班吕若茜最期待填家长写“每月回眸”。“爸爸妈妈会对我一个月的表现进行评价,我们一起回顾发生了什么、做了哪些事。”吕若茜说,看着父母、老师、同学的评价,自己总想做得更好。
在五年级组组长葛瑶琴看来,评价手册是学生积极向上的行动指南。在其任教的班里,有一名调皮好动的学生——小小(化名)。今年复学后,小小不适应校园生活,无精打采。“我让小小对照手册中的具体要求,一条条达标。今天做到一两条就表扬他,然后逐渐提高要求。”葛瑶琴还与家长沟通,在“每月回眸”中多
吴宁五校多维度、多途径、多主体、多方式、多时段展开评价,以评价手册为载体,为学生灌输正能量,激发其内在潜质,让每个学生“争五彩葵花章,做向阳好少年”,努力培养“懂感恩、善学习、有健康、会审美、爱劳动”的现代化公民。
记者杜晓萍
报道组*婷婷许凯悦斯航峰赵书婷叶彩霞
相关内容:
1“七大七小”纵横交错校本课程多元立体一张纸能做什么?在吴宁五校纸学问研究院,你可以看到各种奇思妙想,纸乐器、纸雕、纸建筑……“折纸是一件有趣的事,蕴含数学思维,需要手脑并用,可培养观察力、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副校长胡远萍看来,运动、阅读和游戏是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种方式。基于此,吴宁五校开发了“七小七大”立体化校本课程,即小绳子大用处、小阅读大智慧、小技能大作为、小习惯大人生、小昆虫大世界、小纸张大乐趣、小构图大思维。
由浅入深
纵向贯穿全年级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路牌要看清,过街要走斑马线,交通规则记心间。”提到交通规则,一(3)班学生申屠珞澄背出了这首儿歌。儿歌来自吴宁五校小习惯大人生课程教材《小芽儿成长记》。该教材从生活、学习、安全、劳动、健体五个方面,帮助一二年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的“养分”不尽相同。“七小七大”校本课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由浅入深,带领学生拾级而上。
开发小技能大作为课程时,教师团队针对各年级学生梳理出30多种基本学习技能。以英语为例,一年级大胆说英语,三年级会书英文字母,五年级掌握听力技能。“这些技能都来源于实践,是教师们反复讨论、修改、积累的成果。”教导主任蒋静展示了《小学生基本学习技能培养手册》,上面详细罗列着每种技能想要达到的目标、哪些方法能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等,使技能培养可视化,具备操作性。
小绳子大用处课程,则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学生们从一年级开始接触跳绳,有计时跳、耐力跳、一次性连续跳、个人花样跳、合作跳五个项目。每个年级选择两个作为本学年重点学习内容,每周考核,每月一评。“目前的跳绳纪录是一分钟次。”六(6)班学生陈姿伊说,自己正刻苦练习,向最高纪录发起挑战。据悉,吴宁五校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本“体艺存折”,跳绳技能进步了,可获得“体育币”,通过合作跳学会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可获得“品格币”。新颖有趣的存折,见证着学生的“绳”采飞扬。
多元融合
横向辐射全学科
6月、9月,吴宁五校的科创组成员们走进东阳市玉米研究所,捕捉昆虫、认识昆虫、制作昆虫标本。该校组建“建造昆虫博物馆”项目组,教师带领学生设计与制作捕虫器、昆虫旅馆、昆虫博物馆,将昆虫观察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还将建造昆虫园。一只只小昆虫,在吴宁五校被“玩大”了。
“小昆虫大世界课程,开启了STEAM项目的新征程。”教科室副主任胡敬萍说,项目组正在开展“基于昆虫馆建设的STEAM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根据学期初制定的课程表,每周由两名教师上教研课。“学生的表现令我们惊喜,我们结合学生的创意不断完善教案。这些将为编写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素材。”教师*鼎滴是项目组成员之一,上学期,其STEAM课程《昆虫研究》获东阳市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建造昆虫博物馆”项目组包含了各科教师,如*鼎滴就是执教数学的。据悉,吴宁五校以项目形式推进“七小七大”校本课程的建设,每个课程都设有一个项目组,由跨学科教师组成。“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的专业,在学科融合中增加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鼎滴表示,通过项目研究,她丰富了科学知识、提高了审美能力,看着学生们为昆虫标本作诗,她也开始接触诗文。
小纸张大乐趣、小构图大思维,也将素养培育辐射至全学科,以STEAM项目学习为契机,转变学教方式,突出学生立场,实现课程育人、过程育人、全科育人。其中,小构图大思维课程经历十多年的研究历程,已进入2.0时代。概念构图在各学科、各年级生根发芽,形成了具有五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东阳市首届小学“优秀课题课”评比中,该校三名选手——语文教师胡敬萍、郭珊珊和数学教师韦丹,都依托概念构图呈现课堂,均获一等奖,收获满堂红。
记者杜晓萍报道组陈颖慧赵子淳
2·教育“合伙人”传递双向温暖 每年,吴宁五校都会举行多场“四方联谈”,即校长葛敏辉、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不同年级的“四方联谈”主题各异,一年级
前苏联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吴宁五校把家校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教育合伙人”,以家长会、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为纽带,把家长请进来,同时班子成员带头走出去家访,合伙人之间双向互动,传递温暖,共融共育。
家长进校园进课堂
“一会一课”都走心
今年以来,吴宁五校已举行6场家长会,即使是疫情停学期间也未间断,与家长“云相聚”。复学前的线上家长会,该校医院医生开展讲座,传授防护技能,家长们直呼“有心”“贴心”。
吴宁五校有一张家长会时间表,上半年召开三、六年级家长会,下半年召开一、四年级家长会,二、五年级家长会时间机动。每场家长会,葛敏辉都精心准备,与家长们真诚对话,让家长了解、支持学校工作。两年12场家长会有的放矢、形式多元,有“四方联谈”、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班主任讲话、家长之间交流等。“每次开完家长会都有很大收获……使我深入思考今后应该如何教育孩子。”9月,学生郑可欣的妈妈参加四年级家长会后,在
与此同时,吴宁五校成立“新父母学校”,招募了多名志愿者开设“家长课堂”,其中不乏行业精英、道德模范。家长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成为学生们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卫生知识、金融理财、交通安全等百科知识类,摄影、绘画、音乐等文艺特长类,烹饪、剪纸等实践技能类,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每堂课结束后,学生还为“家长老师”颁发聘书及荣誉证书。
该校获评“东阳市优秀新父母学校”称号,除了“家长课堂”,还在线上推出教育经、成长说、学报等,展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优秀案例,分享教育心得;在线下举行亲子活动、科技游学等活动,让家长真正走进校园、走近老师,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亲子活动
百师进千家
一言一行总关情
今年教师节,班主任吴映红收到一份“礼物”——家长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关怀,感谢你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的孩子。不断的鼓励、一个拥抱、一份礼物,让孩子重塑自信。感恩遇见亦师亦友的吴老师……”
写信的是学生林林(化名)的妈妈。林林父母离异,加上长辈的溺爱,渐渐沉迷于游戏,产生厌学情绪。得知这一情况后,葛敏辉坐不住了,和教导主任蒋静、班主任吴映红到林林家中,寻找解决措施。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葛敏辉一行多次家访,与林林及其父母促膝长谈。吴映红还自费买了许多学习用品,并利用休息时间帮林林义务补课。面对面、心贴心,家长打开了心扉,配合学校一起帮助林林找回学习状态。
家访之路,一言一行总关情。6月,吴宁五校开启了新一轮“百师进千家”家访活动,由学校统筹制定方案,各年级组分工,各班落实。“育之道,人为先”,名教师走入个家庭,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倾听合伙人的心声。学校班子成员带头家访,与家长聊天、聊心,询问其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访是一座桥,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赵玲说,“只有与家长真诚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从而寻找适合学生成长的育人路径。”
记者杜晓萍报道组吕丹阳卢潇灵
好看、好玩、好用的东阳本地新闻金报东阳新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