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各大县市最新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全省的十大强县排名也有了新的数据。浙江最新的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很明显,未来的浙江,将不再一味追求经济总量,进而将注重各类产业的含金量以及高附加值。
不少学者曾指出,一般预算收入相比GDP总量,更为体现了地区的产业含金量。那么参考最新的统计年鉴,根据一般预算收入数据,浙江十大强县已经正式出炉,依次为慈溪、余姚、义乌、海宁、乐清、桐乡、诸暨、平湖、瑞安、东阳。
其中,慈溪全年的一般预算收入以.5亿元稳居浙江强县首位,而东阳以72.7亿元排在了浙江全省县市的第10位。此外,让大家较为意外的是,温岭作为浙江传统强县,并没有入围这份榜单。而从具体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来看,温岭与东阳的差距已经非常小。
特别指出的是,浙江十大强县中,大部分县市的一般预算收入都在百亿左右徘徊。所以,短期来看,浙江十大强县将进入明显的大洗牌阶段。比如乐清与桐乡的一般预算收入差距不到1个亿,而诸暨与平湖之间的差距更小。
同期,余姚的一般预算收入为.2亿元,位居浙江县市第二位。而义乌的一般预算收入为.0亿元,紧随余姚之后。当然,余姚的GDP总量也不弱,早已是一座千亿强县。余姚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一般预算收入,背后必然是基于了可观的GDP总量。
观察近期公布的各类百强县榜单,我们可以发现,余姚已经逐步成为了浙江强县的第二位。所以,各大研究机构对于一般预算收入的权重也在慢慢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一般预算收入与综合实力呈现了明显的对应关系。
这份榜单中,海宁的一般预算收入以.9亿元跻身了浙江县市四强。从GDP总量来看,海宁明显不如诸暨、温岭等县市。但是海宁能够在一般预算收入领域跻身全省四强,无疑体现了自己较强的产业质量。近几年,海宁集聚了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泛半导体高成长型企业,并以强带强的模式,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
此外,这份浙江十大强县的榜单,还有两个县市的经济总量未到千亿,分别为东阳和平湖。但是在一般预算收入中,东阳和平湖能够入围前十,确实让人意想不到。不过我们认为东阳和平湖能取得这个成绩,原因有两个。
其一,浙江各大县市之间的经济总量差距并不明显,所以排名的洗牌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其二,东阳和平湖的产业含金量本身就高,这也使得当地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水涨船高。当然长期来看,一般预算收入与GDP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小。那么对于浙江各大县市的发展,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