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东阳市画水镇恒丰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健都在组织工人抢抓农时,他们将长势良好的秧苗装上车,转运到水田进行机械化插秧。
“如今种粮离不开机械的帮助。”蒋健说,合作社种植多亩水稻,目前水稻耕、种、管、收、烘、加工等全过程实现高效机械化。
东阳目前有耕地面积33.53万亩。近年来,东阳把“机械强农”列为重点工作,并于去年成功创建浙江首批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机械化的甜头。
走进东阳市南市街道耀峰家庭农场,3名员工正在装土机和拖挂式育秧碎土机的配合下进行碎土作业,旁边是正在作业的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装置。“机械化育秧保温保肥保水,节省劳力,提高工效。”农场负责人吴永福说,机械化作业效率约为人工的20倍,有力促进了春耕生产。
近年来,东阳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在粮油、畜牧、茶叶等产业领域农机化工作多点开花、全面推进。据统计,年,东阳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7.43%,其中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9.69%,畜牧机械化水平达到78.5%,茶叶机械化水平达到78.25%。
东阳还成立农艺农机融合专家组,在水稻低温保鲜仓储、蔬菜和中药材机械化种收等难点环节,给予专业的技术指导。
上周,农艺农机融合专家组成员王加更来到东阳六石街道大雨家庭农场进行机械化技术指导。大雨家庭农场种植亩梨树。“专家在整枝修剪、开沟施肥、病虫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农场负责人郭海栋说。
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离不开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驱动。3月28日下午,东阳市江北街道湖沧社区农户杜巧萍家中,技术人员正在为她家一台植保无人机安装北斗管理平台数据终端。“安装终端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终端采集数据,分析机械作业轨迹和面积,指导农户科学生产。”东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应恭伟说。
据了解,作为浙江全省最先应用北斗农机技术的县市之一,目前东阳市农机北斗管理平台已成为农机服务主体和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数字工具,实现水稻机插环节该市全覆盖。年,东阳计划将全域植保无人机、油菜收获机和新增的蔬菜中药材种植收获机纳入平台,实现7个环节全域农机作业数字化应用和管理,引领现代农业未来发展。
值班编辑:潘秋亚
值班主编:徐贤飞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