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在富阳,他写了17个租客,漂泊就是他们真
TUhjnbcbe - 2025/6/13 16:13:00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瑾华

《亲爱的租客们》的作者巴克。

富春江边的一栋租屋,人间舞台的一个角落。

杭州富阳区,山清水秀的富春江边的黄金区块,有一幢民居小楼,建于年,建筑面积平米左右。这幢小楼地段极佳,与正在建造的未来富阳城市眼(秦望广场CBD)只有一百来米。

这幢楼建起之后,五楼以上是房子的主人自己的住所,主人的一家子生活在里面,五楼以下是用来出租的。每层三间出租,一共十二间。

这幢楼所在的社区,富阳那边叫城西社区,城西社区也是出租屋较多的区块之一,算一下,这个区块这样的民居小楼大约有两三百幢,也就有了两三百个房东。

其中一个房东,名叫巴克,不仅是房东,又正好是个作家。这么多年房东当下来,他经历过的租客可能有五六十个。他写下了其中长长短短地租住过他这幢小楼的某个房间的17位租客的故事。

这些租客,各色人等,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这17个租客,划分一下职业,有两三个是艰苦创业的小老板,有一位退休了来发挥余热的东北工程师,一位被包养又遭遗弃的小三,其余都是形形式式的打工者,甚至没工可打的落魄者。他们基本上来自农村,有个别是本地人,绝大部分来自外省。

富春江边的这栋楼,也构成了当下大世界下的一个小世界。

这本书,叫《亲爱的租客》。这也是富阳作家巴克的出版处女作。

巴克向钱报读者来了一个自我介绍——

“我是富阳人,郁达夫和麦家的小老乡,本名葛文高,以巴克为笔名发表过一些中短篇小说,不多,大约三十几万字。创作年头不算短,但一直断断续续,为生计羁绊,被红尘诱惑。写作这本书,倒是难得地沉下了心来,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的。十几年前,富阳文联出过一套(十本)书,我有一本忝列其中,但那不是独立书号,所以严格一点说,此书是我的第一本书。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协,有志以后多写一点,虽然未必能完成,但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宏大的文学构想。”

年和年间,巴克这个职业房东和业余作家,在炒股的间隙,写下了一系列关于租客的短篇。都是自己家的租客和他这个房东之间发生的一些琐事,或者以房东之眼看到的一些琐事,每一篇写一个租客。

“也就是说,这几年,通过我的工作,我把自己家的一部分租客,变成了小说人物。”巴克说,“但在这个文学不怎么风光的时代,有时候我不免会想:这份工作究竟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写下他们?现在我坐下电脑前,打开文档,看着一个个标题,我知道每一个文档里面,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小唐、小阎、小丁、小周、老张、尹红、江婕……他们在文字里呼吸、行动,像一些形态各异的风筝,放飞在时代的天空里。那么对了,我写下他们,应该就是为了给这个时代赋形,就像天空是空的,你所记住的关于天空的印象,其实就是那些云朵、飞鸟或者风筝。”

我们有理由猜测,巴克所说的这个“比较宏大的文学构想”,可能依然跟在此地的“漂泊者”,与富春江边的“小世界”有关。

春节过后,巴克在富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以下是本报记者与《亲爱的租客们》的作者巴克的对话——

就是书中的这幢小楼。

钱江晚报:《亲爱的租客们》时间跨度有七八年吧,你书中一开始初遇小唐时“我”还没结婚,终章再遇小唐时,我的娃已经上小学了,为什么是这个时间长度?

巴克:书中我没有明确地提到时间,但有暗示,比如第二篇里说到东阳小老板破产跑路,遗弃他的情妇,有一句“去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金融风暴波及到中国”,那就说明当时是年,也是全书时间跨度的起点。倒数第二篇里写到“我”在恩波广场再次见到小唐(第一篇的主角),有一句“广播声很响亮,正在播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些重大事件”,这就是年了。所以,本书的时间跨度就是十年左右。

钱江晚报:“十年”作为一个观察的跨度,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巴克:为什么是十年左右?因为一则,我觉得截取十年,通过人物以观察、描绘一个时代,差不多够了,具有某种标本意义了。当然时代画册有许多页面,我描绘的只是其中一页。二则,我写作此书是在和年,那么写到年,也就是把我最鲜活的记忆都挖掘出来了,和生活具有共时性。

钱江晚报:至今为止你家有过多少租客?一栋房子同时有几户租客?

巴克:我家的房子是六层加阁楼,和周边邻近差不多,自己住上面两层加阁楼(有点奢侈,因为建造时打算和父母亲合住),下面全部出租,设计成简朴的单身公寓格式,每层三间,一共十二间。这么多年房东当下来,经历过的租客可能有五六十个吧。

钱江晚报:富春江边的一栋楼,5层以下是租客,构成了当下大世界下的一个小世界,你可以给这个小世界一段总结陈词吗?

巴克:富春江边的一栋租屋,人间舞台的一个角落。

租客们的生活空间。

钱江晚报:你提取了17个房客的故事,每一个你都基本上注明了他们的身份信息,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以乡村出来的底层打工者为主,是这样吗?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提前退租了,这是否突出了这个人群漂泊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巴克:是的,这17个租客,划分一下职业,有两三个是艰苦创业的小老板,有一位退休了来发挥余热的东北工程师,一位被包养又遭遗弃的小三,其余都是形形式式的打工者,甚至没工可打的落魄者。他们基本上来自农村,有个别是本地人,绝大部分来自外省。

您很敏锐地观察到了一个现象,甚至是我自己都不曾清晰认识到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几乎都提前退租了。您随之提出的问题,“这是否突出了这个人群漂泊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漂泊就是他们真实的人生状态,至少在书中所述的这一时间段里。这些年房东当下来,我见过太多的来来去去,对这些打工者来说,人生很难扎下一个锚。当然,也有一些租客比较稳定,一住三五年。

钱江晚报:你的人物们有江湖性,你怎样看待这个群体在这个时代中,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比如善恶?

巴克:作为房东,我跟他们打交道,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是比较客气的,但书中也写到了一些,我们之间的纠纷,或他们与社会人士之间的纠纷,所以在故事之外对人性的勘探,我确实获得了一些。诚然,在这些流动的底层人物身上,江湖性更明显一点,但善恶在各个阶层都存在,所以我也没觉得他们的人品有什么特殊性。个别租客和我发生过不愉快,但事后我基本都谅解了。总体上,我觉得他们是一些淳朴的人。

钱江晚报:你怎么看待书中一些边缘小人物遇到的困境和他们的挣扎?

巴克:他们的困境,大致分两类,生活的艰辛和情感的困厄,这和其他人也没什么区别。但相比于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本地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可能更差一点,安全感更少一点,还有因为多数租客和家人分离,他们的内心会更孤寂一点。他们挣扎,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如实地说,很少人能真正改变,基本上是黯然离去。我觉得,如果这是少数人的遭遇,我们可以叹息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但如果绝大多数人如此,那么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还不够美好吧。

中国政府正在创建和谐社会,我们浙江更是共同富裕示范区,我希望,红利能普惠到社会各个阶层,让广大底层人生活得更好一点。

钱江晚报:你的小人物里,我看到有几位租客是上过大学的,但他们依然在异乡底层漂泊,你真正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富阳,他写了17个租客,漂泊就是他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