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初中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整理,期末
TUhjnbcbe - 2025/6/3 16:26:00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记得查收~

七年级语文通假字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

2.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说”通“悦”,高兴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通“智”,聪明的

4.诲汝知之乎!《论语》“女”通“汝”你

5.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山市》“乌”通“无”,没有

6.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7.两则: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世说新语》“不”通“否”,表疑问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扳”通“攀”。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通“贴”

10.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

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2.《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座位

13.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八年级语文通假字

1.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3.詘右臂支船。《核舟记》詘通屈,弯曲。

4.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5.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通举选拔

6.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矝”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7.荡胸生曾云。《望岳》曾通层

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中断

9.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观潮》“文”通“纹”,画上纹彩

10.余挐一小舟。《湖心亭看雪》“挐”通“桡”,撑船

1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通“返

12.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13.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显露

1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养

15.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呢、吗

16.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才能

17.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18.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穿着)

19.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见”通“现”,出现

2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21.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嘱咐

九年级语文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適”通“谪”

2.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首发

3.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穿

5.秦王不说。《唐雎不辱使命》“说”通“悦”,高兴

6.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安放

7.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与”通“欤”,表疑问语气

8.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老鹰

9.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伸张

10.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1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阙”通“缺”,缺点

12.公输盘不说。《公输》:“说”通“悦”,高兴

13.子墨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抵挡、抗拒

14.子墨子守圉有余。《公输》:“圉”通“御”,防守

15.公输盘诎。《公输》:“诎”通“屈”,折服、理屈

1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两章“畔”通“叛”,背叛

17.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两章“曾”通“增”,增加

18.困于心,衡于虑。《孟子》两章“衡”通“横”,梗塞、指不通顺

19.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两章“拂”通“弼”,辅弼

20.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2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2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2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与”通“欤”,语气助词

2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2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遍

2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27.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28.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没有

29.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30.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通“垄”,高地

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乡为身死而不受。

C.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D.吾义固不杀人

答案:D

A.“反”通“返”B.“乡”通“向”C.“厝”通“措”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案:B

B句中的“转”通“啭”,A、C、D句都没有通假字。

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同舍生皆被绮绣

C.甚矣,汝之不惠!

D.吾与徐公孰美

答案:D

A.“衡”通“横”B.“被”通“披”C.句中的“惠”通“慧”,只有D中无通假字。

4.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B.子墨子守圉有余。《公输》

C.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答案:C

分析A知通智B“圉”通“御”,D“阙”通“缺”

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耶.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才美不外见.

答案:A

B.“错”通“措”C.“得”通“德”D.“见”通“现”

6.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答案:B

B中的“矝”通“鳏”其他句子无通假字

A.“反”通“返”B.“乡”通“向”C.“厝”通“措”B句中的“转”通“啭”,A、C、D句都没有通假字。A.“衡”通“横”B.“被”通“披”C.句中的“惠”通“慧”,只有D中无通假字。B.“错”通“措”C.“…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整理,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