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浙江日报》整版刊发《身残志坚的他们,活成了一道光》一文,走近4位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冠的浙江选手,全文如下:
和木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吴向东:
匠心入木成竹在胸
本报记者沈吟
眼前这双厚实的手掌,因为常年握凿刀,左手掌心长满一个个老茧,左手虎口处依稀可见一处旧伤疤——这是一双木匠的手,它的主人名叫吴向东。
吴向东出生于年,来自中国木雕之乡东阳。受家乡浓郁的木雕氛围影响,17岁时,他开始在当地一家厂里学习木雕。然而作为一名重度残疾人,吴向东的木雕之路比常人走得艰辛许多。
两岁时因高烧用药不当,吴向东不幸双耳失聪。听不见、语言交流也存在很大障碍的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并一举夺得本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木雕项目第一名,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
吴向东边写边比划地告诉记者——靠自学。初为学徒,吴向东只能用眼、用心看别人雕刻,学习技法,有时通过纸笔请教老师傅。他靠着刻苦钻研,慢慢掌握木雕技术。
无声世界里,吴向东与刨刀、凿刀、锤子等工具为伴,日复一日地雕刻着木头,同时也雕刻着自己的人生。从一锤一凿一刻开始,20多年积累,他的木雕技艺日臻成熟。年7月的省残疾人工匠大赛,他夺得木雕项目第一名;此后经过层层选拔,他又代表浙江参加本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赛场新兵,这是吴向东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赛事,要与来自各地的残疾人能工巧匠同台竞技,赛前他难免有些忐忑。
不过等到真正走上赛场、拿起工具时,他的心态反而放松了。端详着面前的图案,该从哪里下第一刀,后续怎么精雕细琢,吴向东成竹在胸。
这次比赛的主题是荷花与天鹅。同题竞赛,比的是谁的技艺更精湛。吴向东平日在厂里工作时主要雕刻人物,比如百子图、红军、红楼梦系列等。这次比的作品不一样,他用纸笔向记者描绘图案——荷花亭亭玉立,莲叶田田,一对天鹅栩栩如生……
整整6小时的紧张比赛,打坯、修光,每个步骤都不容马虎。这对常人来说也许有些难熬,吴向东却连连摇头:“不辛苦、不紧张。”
10月29日下午比赛成绩公布——94.8分,木雕项目第一名。得知成绩,吴向东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