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晚潮百工竞技看木雕
TUhjnbcbe - 2025/5/17 20:37:00

潮新闻客户端洪铁城

名家看中木雕建筑

三十多年前我曾口出狂言,似同世界著名建筑师不能不看卢浮宫,中国建筑师不能不到东阳、义乌、兰溪、磐安、武义等地看看明清代木雕建筑。

这不都来了!

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名城委副主任郑孝燮,《建筑》杂志主编王明贤;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古建专家组长罗哲文、谢辰生;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吴焕加、楼庆西、吕舟,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北京建筑设计院建筑大师张开济、副总建筑师周治良;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雕塑家王朝闻,建筑艺术所所长刘托;故宫博物院大匠李永革;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卢济威、工程院院士戴复东;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蔡镇钰、建筑师张耀增、潘玉琨;东南大学中科院院士钟训正、齐康,教授郑光复;天津大学中科院院士彭一刚;另有西安治金建筑学院刘宝仲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刘管平教授、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黄汉民总建筑师、西南建筑设计院庄裕光副总建筑师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陆元鼎夫妇等等等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数不胜数。他们有的慕名而来,有的参加首届全国建筑评论会议、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而来,有的参加项目评审而来,有的是带学生实习、参观而来。甚至中国作协田间、张抗抗、方方、韩小慧及中国社科院学者叶廷芳、楼肇明们也来了。

年春,省建筑学会在东阳召开年会,参观古建筑中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唐葆亨(设计大师)跟我说,学会决定选东阳木雕民居代表浙江参加中国建筑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我为之兴奋,因为这可说明东阳木雕建筑在省内是上乘的。

次年国家建设部设计局局长、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龚德顺,由杭州市建筑设计院长程泰宁(后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陪同到东阳参观,结束时拉着我的手说:“12月要出去参加国际建筑师协会会议,我决定带你们东阳木雕民居幻灯片到会上宣讲,5分钟。”我为之兴奋,因为这说明东阳木雕建筑,可以代表中国。

到了年,中国建筑学会在东阳召开室内设计国际研讨会,我陪同几十位国外国专家参观东阳木雕建筑,他们一个个竖起大姆指对我说:“东阳木雕民居堪称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艺术遗产。”我大为兴奋,因为此例可以说明东阳明清木雕民居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成果!

王朝闻院长携夫人参观东阳是年,第一站当然是卢宅肃雍堂。进头门过仪门在多平方米大院子驻足,肃雍堂大厅搭满毛竹脚手架,撑着油布棚,工人们忙着修缮。王老突然对脚下一片月梁残片发生兴趣。我拾起残片——上面有一条由宽到细、由深到浅,然后大弧度弯曲的阴雕线条,梢头还有S形卷曲——王老很兴奋地说:“这线条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看似简单,实为刚柔并济、变化丰富之极,真是太美太美了!”他问我“这线条有名称吗?”我回答不出,晚上请教木雕厂朋友第二天告诉他,这线条叫“梁须”,是工匠中刀功最好的师傅雕的。他频频点头:“我就这样想的,不是手艺高超、经验丰富的艺人,雕不出这线条。”

瑞芝堂绦环板的薄浮雕。

特别忘不掉年,陪著名导演谢晋参观横店文化园中清代建筑瑞芝堂,我把左厢房明间两扇格扇门称之“中华第一门”。他说这口气太大了!我解释这门上两块绦环板的薄浮雕,木雕艺人赞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雕得薄而要雕得立体感强是极难的。再之米粒般大栏板上雕出图案,相当于得用放大镜看的微雕,在东阳此前没有如此高超之作,现在也找不出一个有如此高超手艺的匠师。东阳木雕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在东阳独一无二便是中国木雕史上独一无二,所以央视采访我时推出“中华第一门”赞言。听我讲到这里谢导回过头跟身后鲍国安说,称中华第一门还真有点道理。于是有了在横店建“广州一条街”的故事,有了横店变成东方好莱坞的传奇。

木雕装饰文化特征

东阳木雕,有记载于唐代,见实物于宋代,繁荣期自明初至民国长达五百年。(见下图:民国期间木雕牛腿)

年11月20日,我在《光明日报》副刊发表《杨溪十八间》一文,其中写到:上世纪30年代末,有个姓王名盛斌的杨溪人在上海开木雕作坊“王盛记”。因为日寇侵犯,生意萧条,就遣在他那里把作的刘水明大师傅回东阳帮他造房子。刘当时有“雕花状元”称号,因老板要他拿出最好的生活,所以就把避难在家的“雕花皇帝”杜云松、“雕花宰相”黄紫金们,请到杨溪村建“十八间头”宅院,一个个把手上的活做得特别的精细。仅拿雕花“牛腿”人物何仙姑那双丹凤眼的双眼皮来说吧,不到三四分尺寸,却雕得深深的、长长的、匀匀的,真是要说多美就有多美,恐怕天下最美的女人也长不出来。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有千年历史的东阳木雕人物比例,被杜云松们大胆地变革了。过去东阳木雕跟古时石雕、砖雕一样,人物都以头与身一比五的比例出现的,杜云松们认为矮墩墩胖乎乎的不美,就在这个十八间上改成了一比七的绘画体人物比例。这一改非但要有胆量,同时还要有极高的人物绘画技术。他们成功了,使东阳木雕从此出现了新的面貌……

这段文字可以说明几点:一,东阳木雕清水成活,美女的双眼皮看得一清二楚;二,民国前木雕人物比例一比五,民国后改一比七绘画体了,这可作为一个断代依据;三,民国时期,东阳木雕行业已评出社会上公认的大师级工匠;四,东阳木雕随着时代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本质特征没变。

对比外地著名木雕

东阳木雕名列广东潮州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浙江黄杨木雕之前,位中国四大木雕之首。我曾说:龙眼木雕与黄杨木雕是小摆设,只有笔筒、首饰盒、小插屏等小玩意儿,器型不大。真正意义的大木雕是东阳木雕与潮州木雕。因为这两大木雕有大型家具、大型宫灯、大型佛像等等,特别是建筑的梁架、门窗,大而广之,开拓了空间木雕装饰的宽广领域,丰富了人们生存空间的文化艺术氛围。

这两大木雕有很多相同之处:诸如都用香樟、银杏、椴木等制作,画面都雕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瑞兽珍禽、名花异草,工具都有大小圆口刀、三棱刀、平口刀和小斧头,技法都离不开浅浮雕、深浮雕、圆雕、半圆雕、线雕和透雕,等等。

潮州木雕梁架。

但两大木雕有极为明显的不同之处:东阳木雕以浮雕为长项,清水成活,最多擦一次薄薄的桐油,直接显露木头本色、肌理质感,显露看精雕细刻的刀法与技巧;潮州木雕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以镂空雕为长项,雕好之后刷彩漆、金漆,制作中的木材缺陷或者雕工失手之处,可以用腻子修补,用油漆覆盖,换言之可以做点假。

如果拿徽派建筑木雕对比,区别也极为直观。即徽派建筑一,满地雕花,以格扇门为例,他们把门顶的横披、门上部的格扇、门中部的绦环板、门下部的门肚板全雕满了,与东阳木雕讲究“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构图要求全然不同——该雕之处雕得多而满、不该雕的地方留出大片空白;其二是徽派建筑木雕很多也上彩漆,梁架、门窗都上了,虽然据传,他们是请东阳工匠做的。(见下图)

除外,婺派建筑的泥胚雕和徽派建筑的熟砖胚也不同,还有其他几十个工种徽派建筑是没有的,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因此我公开过自己的结论:东阳木雕朴素、雅致,为文人儒士所珍重;徽州建筑木雕华丽、富贵,为经商人所喜好。换言之:前者是儒家文化遗产,后者是商贾文化遗产。在《东阳明清住宅》专著上,我把用东阳木雕装饰的各地民居归纳为一大建筑体系,称之为“儒家传人住宅”。

这些就是徽派建筑与婺派建筑五大特征对比最最明显的差异之处。

婺派建筑炉火纯青

婺派建筑精装修,百匠同台竞技,巧夺天工。

婺派建筑精装修,几十工种交聚,炉火纯青。

婺派建筑精装修,诗书画印不缺,寓教于乐。

婺派建筑精装修,科学艺术历史,价值连城。

再说一遍,婺派建筑与徽派建筑不同的第五大特征,徽派建筑仅是“三雕”(木雕、砖雕、石雕)精装修,婺派建筑是集木雕、砖雕、石雕、壁画、瓦雕、彩绘、彩画、堆塑、磨砖、墁地、铜艺、铁艺、锡艺、竹编以及匾对、彩灯等等几十个工种精湛技艺于一体的精装修,当然尤以木雕装饰为再。

作为婺派建筑主要角色的东阳,因为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四大木雕中排在首位的“东阳木雕”的原产地、大本营,而且东阳还有“百工之乡”的美誉和“泥木工仓库”的称谓,婺文化区的古建筑搞装修,特别是木雕,请工匠特别方便。

东阳木雕应用于婺派建筑的梁架、门窗等部位,均以白胚不上油彩成活,所以又称“东阳白木雕”。走进婺派建筑三合院或四合院,四周满眼是木雕梁架、门窗构成的质朴、雅致、华美的界面,一股子书卷气,儒雅气油然而生。

总起来还可以这样说,将木雕、砖雕、石雕、瓦雕、壁画、彩绘、彩画、堆塑、磨砖、墁地、铜艺、铁艺、锡艺、竹编以及匾对、彩灯等几十个不同工种的匠师,请来为同一个大宅院做精装修,估计除了皇宫、相府及为数不多的豪门巨宅,只能在婺文化区的婺派建筑中,才有真实的存在。

而且,十二万分不易的是几十个工种的装饰,其设计与制作,恰如其分的被控制、被统一、被协调在同一种文化体系的比例、尺度、风格、品质与格调当中。

于是我们的感叹由衷而发:如果东家没有相当的文化素养,绝对出不了如此高水平的内外装饰;如果东家没有相当的人格操守,绝对出不了如此高水平的宅院建筑。

这了不起的东家,是有高水平文化艺术素养的儒家传人。

这了不起的儒家传人,创造了了不起的生存空间品质、档次与特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潮百工竞技看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