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子故里嘉祥县,除了享誉海内外的武侯祠汉画像石、嘉祥石雕和鲁锦之外,曾几何时,嘉祥木雕也因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而颇具盛名。随着时代变迁、科技的发展,曾经背着木作工具箱走南闯北的嘉祥木雕匠人渐渐少去,嘉祥木雕因此短暂“销声匿迹”。这样的窘境,让从小闻着木香长大的小伙周广胜不甘心,他在创办一家木雕企业之后,决意要把老一辈的手艺传承下去,让“嘉祥木雕”的美名重现辉煌。如今他的作品由木梳、手把件延伸至充电宝、智能音响乃至自行车,嘉祥木雕“上网”融入时尚生活。
意识到失传危机
创业传承木作技艺
“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我提前回来了,不然还在浙江、云南考察学习呢。”周广胜说,前些日子,他在浙江东阳拜访了几位国内顶尖的木雕大师,而发在朋友圈的配文也显出他那满满的崇敬之情。
其实在嘉祥当地,周家曾是小有名气的木匠世家。周广胜介绍,到他这一代,周氏木雕已传承了第七代。“我时常对别人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父亲厚实的手掌、磨得发亮的工具箱,便是百家饭的“香”。“那时候谁家要打家具了,我就跟着父亲在谁家吃、住些日子。”虽然年少懵懂,但主家会拿出最好的饭菜招待爷俩,足以让周广胜感受到父亲有多受乡亲们的敬重。
时至今日,路过周边村镇的时候,偶尔还会有乡亲拉住他“念旧”。“我家还有你大伯和你爸打的家具呢,用了30多年依然坚固如初。”每每听到有人如此夸赞,周广胜有种自豪感,这份自豪不仅仅是因为周氏木雕的技艺精湛,更自豪于中国传统木作技艺的伟大。“我记得父亲打家具,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就凭着卯榫结构,打出的家具让人家一用就是三四十年。”
18岁那年,出师的周广胜早早地出去打工,在一些家具厂干雕刻。“这十来年的打工经历,虽然很锻炼人,但让我有些迷茫。现代科技几乎取代了传统木作匠人,这让周广胜意识到传统手艺失传的危机。“所以我决定回家创业,得让传统木作技艺传下去。”周广胜说。
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吸引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