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航天员有一天会一同飞行吗?
●本报驻美国特派 唐 勇 ●本报驻美国特约 徐 岚 ●本报 程 刚
中美两国的航天员有一天会一同飞行吗?这个看似相当遥远的命题,近日忽然可以大胆地问一问了。本月26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等媒体不约而同登出了一条不长的消息: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称他已接受邀请,将访问北京,就美中在太空领域可能展开的合作进行磋商。此前,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应邀对美国宇航局进行了非正式访问。尽管格里芬的发言和罗格的访问都非常低调,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中美宇航员同飞虽然乍听起来有些“浪漫”,但想想看,俄美经济合作比中美差远了,俄美的战略防范也绝不比中美之间少,但两国的宇航员不就“真在一起飞着”吗?
美既需“对手”也要“伙伴”
格里芬是在25日出席参议院科学和航天小组举行的听证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当时,民主*参议员尼尔森就中国航天问题向他提出质询:“你认为我们同中国的关系是竞争者还是合作者?”格里芬明确表示:“20年前,几乎没有人敢相信美国与俄罗斯会在航天领域合作,可今天,美俄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很好的合作。美国在航天领域不但需要好的竞争对手,也需要好伙伴。伙伴和对手往往是合二为一的!”格里芬还非常肯定地说:“我个人认为,美国总能从类似的跨国合作中得到好处,我不觉得这样做会对美国造成任何伤害!”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专家威尔德4月21日透露,美近日还向中方建议,美中双方应该在联合探索月球问题上立即展开谈判!虽然美国宇航局不愿透露这个构想的细节,但美宇航专家认为,中国将于2017年发射飞船到月球收集样本并带回地球,而美国将于2018年派宇航员重返月球,中美登月在时间上“很巧合”。另外,太空探索耗资惊人,美国宇航局每年预算高达160亿美元,但仍然老嚷着缺钱。华盛顿大学空间*策研究所主任劳格斯登就说:“昂贵的太空探索费用是各国合作的潜在机会。”
美宇航专家还表示,中美之间还有更具可能性的合作领域:美可以用中国“神舟”飞船运载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美国航天飞机的运输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格里芬曾表示,2010年美所有航天飞机都将退役,而美国虽然追加了1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最早也只能于2011年拥有新航天飞机,中间有很长时间的空白。许多美国专家因此看好稳定性很高的中国飞船,认为它可以和俄“联盟号”一样为美国运送宇航员和物资。
中国航天专家也认为,中美开展航天合作是有基础的。各个航天大国的航天技术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色,合作能够彼此启发,是双赢互利的。作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实现了航天器载人绕地飞行的国家,中国的航天技术完全是自主创新的成果,美国同行也非常想了解。中国宇航局副局长罗格在访美时表示,中国的所有太空活动都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包括载人航天飞行。
美一直担心中国“太空威胁”
事实上,合作仅是近年来美国部分人士的呼声,美国还有一部分人一直把中国视为太空探索的竞争对手甚至威胁,后一种观点在相当长时间里还占据美决策层的主流。在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10多年间,美国多次以“可能泄密”为借口,禁止使用中国火箭发射美制卫星,甚至禁止任何“带有一个美国零部件”的卫星由中国发射。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卫星制造大国,多数国际商用卫星都或多或少带有美国制造的部件,美国的*策对中国航天商业发射活动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尽管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性能优越、发射价格低廉,但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另据一些中国航天科研人员说,甚至在美国召开的宇航国际会议,中国与会人员都会遇到故意拖延签证时间等人为设置的障碍。
直到今天,这种敌视和怀疑的噪音也没有消失。中国公布探月计划后,一些美国议员认为,中国是想与美国争夺太空霸主的地位,这种争夺即使不是现在,也是在不远的将来。众议院前多数*领袖迪莱等36名议员还专门致信布什称:“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和俄罗斯比美国更接近月球。”因此,“如果中国想把国旗插上月球,那么美国就得把国旗插上火星。”
美国需要和一个有技术但不构成威胁的国家合作
一些国际航天界专家认为,美国想和中国进行太空合作,首先是中国航天的迅速发展,(下转第六版)
已经使美国人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与美国某些人的初衷相反,在美国的封锁下,中国航天反而更加快速地发展。“神舟”系列飞船连续载人发射成功,应用卫星技术不断进步,太空探索也开始启动,因此,尽管现在中美航天技术仍有较大差距,但这种差距可以说正处在逐渐缩小的阶段。而同样有登月梦想的日本、印度,航天技术还较落后。有报道称,在印度炒得很热的印美太空合作,美国宇航局似乎并不感兴趣。
另一方面,美国在航天领域受到了国际上,特别是俄罗斯的强烈竞争压力。目前,在太空探索领域,许多国家都在急起直追,其中与美国实力最接近的要数俄罗斯。据美联社报道,俄罗斯日前宣布,俄航天机构将先于美国在2015年左右送宇航员去月球,2020年左右将着手建立自己的永久性月球基地,在2020年到2030年间,俄还将向火星进发。俄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给美国造成了很大压力,这是美国开始寻求与在航天技术上有相当能力,但对美国远构不成威胁的中国合作的重要原因。
另外,美国对外高科技合作有一个规律,即只有外国在一个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美国才会与之合作。比如中国造出了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万亿次的计算机后,美国才对华出口类似产品。
美国海*作战学院国家战略研究系主任约翰逊-弗里瑟则发表了对美与中国合作的另外一种认识:太空技术大多数有*民两用的性质,中国航天是否具有*事用途,是否威胁美国的太空优势,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知道。其他一些专家也认为,美国可以借合作之机,了解中国航天的真正实力和发展方向,以确保美国在航天领域始终占据领先优势。
各国航天合作都“留个心眼”
在航天领域,美国伙伴很多。欧洲航天局、俄罗斯、日本都曾和美国宇航局展开不同层面的合作。但迄今除了欧洲航天局之外,其他国家和美国的合作成效都不算明显。
俄罗斯被美国拉进国际空间站计划后,大部分航天活动都围绕这个计划运行。俄“联盟号”飞船发射,几乎都是为国际空间站运载宇航员和补给货物。但俄罗斯自身,由于航天经费削减,大部分资金和人力又都已投入到国际空间站计划上,一直没什么实质的技术进步。上世纪70年代服役的“联盟号”系列飞船,至今还是航天主力。因此,俄罗斯航天局官员不止一次地抱怨要退出“鸡肋”一般的国际空间站计划。
日本对与美国的航天合作也颇多怨言。日本的H2A运载火箭和卫星等,近年来发射频频失败,给日本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浇了冷水。由于日本没有独立研发完整航天系统的能力,多数关键部件要求助于美国,日本航天官员因此认为,航天发射失败有美国“留一手”的原因。《每日新闻》曾报道,日本的侦察卫星检测不合格,推迟发射,是因为“美国的电脑芯片不合格”。
欧洲航天局的做法则是在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上保持独立性,只是在力所不能及的领域和美国合作。比如欧洲“阿里亚娜”运载火箭、大容量通信卫星等,都没有美国“插手”,保持了国际领先地位。
其实,美国对合作的态度也是一样。约翰逊-弗里瑟曾指出,美国对外展开航天合作的首要标准是“以我为主”、“掌握计划和议程”。由此看来,各国在航天合作时普遍都“留了个心眼”。
不管怎么说,格里芬的即将到访是中美两国未来开展空间合作的积极信号。不久前,中国航天局副局长罗格访美时半开玩笑地称:“如果当有一天我们需要结婚时,首先做的事情应该是面对面了解,否则怎么联姻。”
一些中国航天专家表示,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是全人类的事业,很多问题单靠一个国家不见得能解决好,所有有能力的国家都应开展合作。对于*治家来说,国家利益是需要考虑的,不过也有一个谁看得更远的问题。一些专家还指出,如果中美之间的航天合作进行得好,对突破美国对华的高科技出口能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有利于减少两个大国的*治猜忌,促进彼此之间的科技合作和贸易平衡。▲
《环球时报》 (2006-04-28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