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党建好故事创新财政重练兵浙江
TUhjnbcbe - 2025/3/29 22:21:00

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中心(数字化中心)蒋鑫富来自东阳市财政局一线的报道

“听党话、跟党走!”徐育阳始终把坚定政治意识作为“创新财政”的首位意识,把打造“红色财政”作为全局上下的核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们继续为交通、教育等“五大会战”和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提供保障,为推进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党建和业务双促进,打造党建项目品牌,实现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推选月度之星与季度之星和年度之星

建立四轮学习机制,打造“红色课堂”。一是每日一学。利用学习强国平台,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每日政治理论学习。推行小组积分制,以平均分为标准,推选月度之星、季度之星和年度之星,给予一定奖励。二是每周一训。建立“周三轮训日”制度,3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及新录用未满两年的干部需进行轮训。每周三派遣一名对象到一家工作室实习。每个工作室选定一名业务骨干,负责以师带徒。三是每月一课。每个科室推荐1-2个业务专题讲座,利用周一夜学,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业务学习,学习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四是每季一书。巩固扩大学习思考月成果,每季推荐一本业务书籍,要求干部开展自学,季末根据学习情况组织测试。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新时代财政干部——是徐育阳在10月25日下午的一堂以此为主题的专题党课,让全局党员干部重温了作为财政干部,如何牢牢把握财政行为准则的初心使命。大家纷纷“对照初心、四问四检”,一条一条列出具体问题,从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共检视出问题个。针对问题,落细落小,一件一件整改到位。

在做好服务,班子结对帮困中,局班子成员结对了5名生活困难老党员,进行长期帮扶。三单乡的老俞今年82岁,患有多种疾病,他独居缺人照料。在得知老人生活困难后,专门查看了房前屋后的地形,并与乡村干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一步步推进到位,直到老人放心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局里还成立了“同仁义工会”,为70岁以上的退休老干部提供无偿服务,让老干部老有所乐、安享幸福。

每月党组会议上进行民主会诊

发动四家群团组织力量,打造“红色联盟”。一是发挥共青团的创造力。组织义务献血、交流学习、各类比赛等活动,通过党建带动团建,帮助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其成为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发挥工会的凝聚力。成立5个工会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提升队伍形象。三是发挥妇工会的生命力。以创建“三八”红旗集体为目标,培育一家女性比例在60%以上的科室(单位),帮助其创先争优。四是发挥志愿组织的向心力。充分利用“同仁义工会”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完善一间党员活动室功能,打造“红色空间”。优化党员活动室功能,在现有活动区域的基础上,新增三个空间:一个图书角,用于陈列红色书籍;一个荣誉角,用于陈列党组织或党员获得的荣誉情况;一个谈话角,用于小范围谈心谈话。同时,对现有宣传栏、制度栏、展示栏等设施进行完善,争取打造现代化多功能活动室。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东阳财政局专门成立以人“创新财政”为坐标的“红色财政”党建项目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室的特点,梳理工作室工作制度、团队情况等,完成标识上墙。完成“以师带徒”计划制定。

特别是“红色驿站”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本台账”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并做好记录。“红色课堂”和教育培训计划相结合。“红色联盟”切实发挥群团力量,并做好活动方案、图片等资料的收集。“红色空间”按照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要求,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提升优化。同时,每月党组会议上进行民主会诊。

结合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十四五”期间,东阳市财政局形成坚定以“红色财政、民生财政、绩效财政、创新财政”为核心的“四大财政”工作思路,为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强市”,打造“美丽花园、幸福家园”,打造“人才科创高地、改革开放高地、现代治理示范地”提供强力保障。

牢牢把握财政行为准则的初心使命

坚定统筹意识、风险意识,打造“民生财政”。统筹全市“资产、资金、资源”,将政府可用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

坚定问题意识、目标意识,打造“绩效财政”。依托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全市预算单位纳入全过程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所有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全覆盖。

坚定融合意识、智慧意识,打造“创新财政”。深化“财政+金融”服务,发挥财政金融服务中心、金控集团在融资担保、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方面作用,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解难纾困。推进部门数字化转型,打造“财政一网通”平台,将涉财事项办理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实现统一待办事项、部门办件事项“一次不用跑”。

欣喜的是“红管家”“红小二”“红纽带”等6家财政工作室,实行“驿站化”管理,整合利用政、银、企等多方资源,集中财力办实事。在走访服务单位、接待来访,筹集用于提振经济的资金等方面,做到一是先进领衔,打造专家团队强内力;二是上下联动,争取多方资源借外力;三是创新赋能,促进政银融合添动力;四是精准滴灌,帮扶市场主体增活力。特别是在群体性纾困中,主动对接第三方机构、市场监管、经信等部门,摸清底数,精准帮扶,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1.02亿元财政资金,确保第一时间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再是在政策性担保中,发挥财政资金的增信作用,为全市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融资担保征信,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目前已与16家银行开展政策性担保合作,累计为户企业、户农户提供担保12.86亿元。(全文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建好故事创新财政重练兵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