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繁华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香港艺人
TUhjnbcbe - 2024/10/5 17:16:00

提起香港,我们总能联想到中环鳞次栉比的金融大厦,尖沙咀摩登绚丽的购物中心,旺角街头巷尾涌动的车队与人群。

这座城市不分昼夜的纷扰复杂,马不停蹄。

然而当你不经意转角走进街头小巷,深入社区,瞥见传统的街市,狭窄的门房,此时呈现在你面前的才是最自在慢活的真实香港。

都说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一座城,首先要走近这里的人。

港式奶茶

“番茄面配港式奶茶,

係属于我嘅童年回忆。”

走进星座冰室,墙上发黄的木板上贴着怀旧的可口可乐海报和褪了色的食评剪报,店内桌与椅子有些掉了漆,旧式的闸门刚刚推开,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古早气息。

60年代的香港茶餐厅

这间由60年代开始营业的旧式餐厅,见证着尖沙咀社区近半世纪的历史。

现在的老板林先生已经是第四代家族经营者,说起来最令他自豪的,便是他们自家炮制的丝袜奶茶。

林先生说不求小店生意多旺,只希望能让更多的街坊喝上一杯原汁原味的港式奶茶。

一杯地道的港式奶茶需要香、浓、滑俱全,与台式奶茶或其他新式奶茶相比,传统的港式奶茶做法显然更加复杂。”

正宗的港式奶茶用人手冲需要20分钟或以上的时间,每一个步骤,师傅的心机,所用的时间,每个师傅的经验,以及捞茶的过程都有一定的学问。”林先生如是说。

星座冰室的奶茶冲泡技巧正是紧紧依据传统港式奶茶制作的六个步骤:一捞,二焗,三撞,四回温,五吊,六冲。

捞茶是将粗、中、幼三种茶拼在一起,增加奶茶的层次感,不同比例的搭配会影响茶的口感;

焗茶基本是煮茶的过程,将茶兜浸入壶中,在壶内焖数分钟;

撞茶是通过“撞”的动作(来回倒茶)去除草青味、令茶更加均匀发酵;

回温是撞茶结束后,将奶茶放回炉上重新加热;

最后的吊茶与冲茶,则分别是将茶略为降温、倒茶加奶,于是一杯香浓馥郁的奶茶就这样完成了。

据统计,现时港人平均每日消耗约万杯奶茶。一杯奶茶,代表着许多香港人平凡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钟表维修

“楼梯底是香港钟表业的摇篮,

爸爸就是一个活历史。”

约二百年前,从外商进口的手表多经广州和香港输入中国,作为最大转口港,装嵌及维修技术得以在香港逐步孕育与成熟。

吴伯对钟表可谓“一见钟情”,从十一二岁起,他便在佛山跟父亲学习修理钟表手艺,随后来到香港继续学艺,在侯王道成立“利成表行”,铺子从年开张一直延续至今。

“这门手艺,可能以后再也找不到”

九龙城附近的街坊都称赞吴伯的手艺好,价格合理,据说不少本地名人也是这里的熟客。

一路以来,吴伯除了会维修手表,更会维修时钟,行内拥有两样手艺的工匠更是少之又少。

维修时钟需要有比修表匠更为精湛的技艺,但因为香港寸土寸金,在楼梯底的钟表档,摆几个钟已经没位置了,铺租又贵修理起来又费时费力,所以很多人索性不碰。

不过,正是这狭小的楼梯底空间,孕育出了吴伯和那个年代众多的本地顶尖表匠。

如今85岁的他叹道:“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学习这门手艺,未入门已问薪水,有否双粮。没人肯教,肯学,我们这代人离开后,再找不到。”

值得欣慰的是,一辈子靠着自己这双巧手吃饭的吴伯,已经努力的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阿John。

在瑞士的钟表学校进修回港后的阿John,曾任大型表行维修部主管,近年来更是自立门户,继承祖业当表匠。

现在大多数人维修手表都会去品牌专门店进行保养,而维修钟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和时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吴伯始终相信,来找他修表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钟表维修除了修理硬件,更重要的是时间的传递与情感的延续。透过这些老旧的钟表,他希望自己帮客人们打开通往旧时的一扇窗。

木器雕刻

“手艺要做得多,熟能生巧”

郭记木器雕刻扎根在油麻地新填地街已有37年光景,木雕师傅郭一边觉得每天最充实的时光,就是全神贯注地在他店外的小木台上雕刻。

一双巧手在木屑中来来回回近五十余年,经他手雕出的神佛栩栩如生,像郭师傅这样的木雕师在当今香港为数不多。

16岁拜师的木雕匠人

郭师傅来自浙江木雕之乡东阳,早在来香港前,郭家的木雕手艺也是世代传承,来到他已是第五代。

郭师傅回忆起他16岁拜师时,每天都要不间断的学习手艺,有时候一雕刻起来每天都要超过十个小时以上,但他不觉得自己辛苦。

由于家人都是做雕刻生意,郭师傅顺利成章的入了行,量度,写字,雕刻,上油,贴金箔,日复一日的潜心雕琢,转身之间朱颜变白头,如今60多岁的他对店里的大事小事仍是亲力亲为。

从入行至今,郭记的所有出品都是全是人手雕刻,有时店里订单多,郭师傅的儿子郭健军便也来帮忙。

郭健军是郭记木雕第六代传人,也是他那一代里唯一一个。

40多岁的郭健军坦言,他只能雕字及上油,这位年轻的郭师傅,跟随父亲学上油十多年,贴金箔四五年,却仍是学师阶段,对于木雕师来说,学师大概是一辈子的事。

他希望有一天,在他手里雕出的木头也能像父亲的木雕一样变成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

在当今一切讲求速度和效率的商业时代,这些平凡的手工艺匠人们,在这个平均人口密度超过七百万人的城市里,用力的生活着。

他们从不吝啬分享,坚守着自己所爱,始终向社会传递着香港别致的人情与温度。

图片主要来源:baidu.

1
查看完整版本: 繁华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香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