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之祖一姜尚,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齐国缔造者,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功绩铺助武王灭商纣,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拓土,促成成康之治,岁寿岁。
第一位将帅一先珍,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先轸以死明志,“箕之战”胜利之后,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
司马穰苴: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代表作品《司马法》,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军事家。
千古兵圣--孙武,(约前年-约前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在柏举之战中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被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伍子胥(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最后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马革裹尸抛入江中。沿江漂至今胥口,当地民众捞起予以厚葬,自发建造了胥王庙(公元前年),此地由此更名胥口。
范蠡(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博学多才、文武双全,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公元前年,范蠡卒,时年88岁。
吴起:吴起(约前—前)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后弃儒学兵。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西伐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前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其所著《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主要成就:平定叛乱,灭亡蜀国;伐魏,夺取魏国六十一城,大破楚国,夺取楚国黔中郡。
乐毅(yuè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公元前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死于赵国。
田单(dān),田氏,名单,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初任市,管理临淄市场秩序。乐毅率领五国军队,攻打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七十余城,一战成名,拜为相国,封为安平君。后来,受到齐王猜忌,前往赵国出将入相,封号都平君,死后葬于安平城内。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前年),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拜为上卿。负荆请罪后,蔺相如,廉颇,遂为刎颈之交。转战四方,秦、赵长平之役,赵初以其御秦,用坚壁固守之策,秦师劳而无功。后赵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之,卒遭惨败。后破燕拜相,暮年凄楚,奔魏居大梁(今河南开封),魏不能用。赵以数困于秦,欲复用之,因仇者郭开之毁,赵王信以为衰老,遂不召。后入楚,卒于寿春。
赵奢(生卒年不详),赵国名将,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治理国赋,秉公执法,麦丘之战破齐初露锋芒,与破秦,一战成名,受封“马服君”。八大名将指“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战神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年),赐死于杜邮。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公元前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平定六国南征百越,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最终得以善终。
蒙恬: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的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
项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秦二世元年(前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财宝。公元前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楚汉之争,垓下之战兵败后自刎而死,年31岁。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韩信: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被萧何保荐为大将军。作为统帅,定三秦,降服韩,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年35岁夷灭三族。“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时人对其的评价,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丞相,太尉周勃的次子。以太尉的身份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五年后,迁丞相。后因谏废栗太子刘荣等诸事触犯景帝,梁孝王又数言其短,致遭猜忌。前),其子被人告发盗买卖官器。因受牵连,召诣廷尉,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李广: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汉文帝时,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期间,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前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前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回朝后自杀。
霍去病:前年-前年。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前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
卫青:前年,匈奴大举入侵,武帝升卫青为车骑将军,与其他三路汉军分兵出击。但三路皆失利,只有卫青在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封他为关内侯。前年,卫青率军突袭匈奴,发起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封为长平侯。前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漠南之战爆发,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武帝遣使拜卫青为大将军。次年,卫青两次率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前年,与外甥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并追逐至赵信城,烧其积粟还师。此战后,匈奴“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也因功加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平阳侯病死后,武帝命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前年,卫青病故。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为汉武帝时期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
陈汤:汉元帝时,以荐为郎,数次求使外国,攻略乌孙、大宛,威胁西域。前36年,假传圣旨,远征异域,诛郅支单于,使原来就归降的呼韩邪单于更加臣服,表示愿守北藩,累世称臣,汉元帝又将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汉元帝时,赦罪封赏;汉成帝刘骜即位后,免职下狱。汉哀帝先迁徙后召回,几经沉浮,悲惨晚年,最后死在长安。陈汤死后几年,王莽执掌朝政,将陈汤父子封侯以表其功。刘向评价说: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
邓禹: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新莽败亡后往投刘秀,劝其以河北为基地,收揽民心,待机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后率军镇压铜马起义军,又破更始将王匡、成丹诸部于河东,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邓禹被拜为大司徒,封酂侯。旋渡河入关,多方招降,所部号称百万,一度入长安,后屡为赤眉军所败,以致全军覆没,逃归宜阳,被罢免大司徒。后拜右将军,更封高密侯.以特进奉朝请.58年,邓禹病逝
吴汉: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23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44年,因病去世.
贾复: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六县。建武三十一年(55年)病逝。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耿弇;3年~58年:东汉开国元勋、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喜好兵事,随父投奔刘秀,授偏将军,参与平定河北地区。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好畤县侯,败延岑、平齐鲁、定陇右,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余座,屡立战功,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耿弇将围点打援、声东击西、引蛇出洞等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受历代军界推崇..
岑彭: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列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原是新莽棘阳县长,长期坚守宛城,抵抗绿林军。后来,归降刘玄,封归德侯,隶属于刘縯。更始帝刘玄杀害刘縯后,归属于大司马朱鲔,迁淮阳都尉,转颍川太守。后归降刘秀,拜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25年,刘秀称帝于河北,拜廷尉,行大将军事。26年,逼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29年,率军平定荆州。(32年,随光武帝攻破天水郡,灭亡隗嚣。35年,讨伐蜀郡公孙述,大战侯丹,直抵成都,被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
马援:东汉初期军事家。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甚得器重。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建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随征河北,镇守孟津,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征讨陇右,冯异病死于军中.
班超: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享年七十一岁.东汉时期军事家、外交家.
窦宪:因其妹为章帝皇后,得任侍中、虎贲中郎将,89年遂任车骑将军,与执金吾耿秉率大军出塞,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达兰扎达加德西北),临私渠比鞮海,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刻石记功。北匈奴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先后归降。迁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翌年,复遣将破北匈奴于金微山。与诸弟皆恃权骄纵,横行京师。92年,汉和帝及宦官郑众等合谋诛除窦氏,他被迫自杀。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汉末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年,随曹操于官渡迎击袁绍军,刺袁绍大将颜良于万众之中,封汉寿亭侯。年,曹操败于赤壁,刘备收江南诸郡,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西定益州,使关羽镇守荆州。年,拜为前将军,围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斩将军庞德,囚于禁,威震华夏。曹操派平寇将军徐晃往救,而吴乘机袭取江陵,关羽遂败走麦城,与儿子关平同为吴军俘杀。年,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伐蜀。蜀汉灭亡后,庞会将关羽全家杀害。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
周瑜:75年-年,年,助孙策渡江击刘繇,年起正式随孙策平定江东,年,周瑜谏阻纳质,粉碎了曹操挟制江东的企图,年力主抗曹,后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年)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吕蒙: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封横野中郎将。从破曹仁于南郡,从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进占荆州南部三郡,并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掩护孙权逃生。在濡须抵御魏军。官拜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袭取荆州西部三郡,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荣。年初,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相关典故“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陆逊: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领荆州牧,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年拜为丞相、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邓艾(年—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公元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钟会: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年,魏灭蜀之战中,配合邓艾分兵进取,灭亡蜀汉。拜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年)正月,以郭太后遗命之名,矫诏讨伐司马昭,为部将胡烈所害,死于乱军,时年四十岁。
杜预:出身京兆杜氏。初仕曹魏,任尚书郎,后成为权臣司马昭的幕僚,封丰乐亭侯。西晋建立后,历任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等职,与贾充等修《晋律》。年,接替羊祜出任镇南大将军,镇守荆州。他积极备战,年,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战后因功进封当阳县侯,仍镇荆州。在战后仍讲武备战,兴建学校,督修水利,被时人称为“杜父”。年初逝于邓县,终年六十三岁。。杜预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时誉为“杜武库”。中国魏晋时期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王濬:西晋时期名将,年四月,上书请伐东吴,被拜为龙骧将军,发兵自成都,一路上破铁锁,除铁锥,连克西陵、夏口、武昌,不久直抵建业。孙皓出降,吴国灭亡,晋朝统一了中国。年,为抚军大将军。年,去世享年80岁。
祖逖:年~年,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号镇西将军。后因功勋巨大,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最终忧愤而死,时年五十六岁。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祖逖的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桓温(年~年)。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年),出任琅琊太守。参与庾翼北伐,迁徐州刺史。年,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册封南郡公。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三次出兵北伐,在声望受损后,奢求朝廷加九锡,受制于王谢势力阻碍,未能如愿。年七月,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
谢玄(年~年)东晋名将、军事家。是太傅谢安的侄子。谢玄出身陈郡谢氏。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起家大司马桓温部将,年,为抵御前秦袭扰,担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都督江北诸军事,组建“北府兵”。年,率兵击败前秦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出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抓住战机,计诱使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年,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年,壮志未酬,病逝会稽,时年四十六岁。
慕容恪: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政治家、战略家。十五岁时开始掌军,多次以弱胜强,击败后赵和高丽进攻,稳固了慕容氏辽东霸主的地位。后来中原大乱,他又统兵入关,擒杀冉闵,攻城略地,将前燕辖境延伸到黄河以南地区。景昭帝慕容儁去世后,忠心辅佐幼主慕容暐,拜太宰,封太原王,行周公事。摄政期间,治国有方,威震邻邦。年,慕容恪去世,一生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备受历朝历代推崇。
王猛:前秦时期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出身贫寒,寄居魏郡,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文武双全,为苻坚的股肱大臣。任职十八年,鞠躬尽瘁,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励精图治。荡平西陲,平定李俨、剪灭前燕、平定五公之乱、富国强兵,年,王猛病危,享年五十一岁。死仍忧国,嘱咐后事,苻坚不听,最终兵败身死国灭。
檀道济:东晋末年名将,刘宋开国元勋。年,为刘裕北伐前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进平长安,灭后秦。建宋功臣,解救东阳,拥立文帝,率军攻魏,连战多捷,进至历城,粮尽而返。进位司空,还镇寻阳。文帝患病时,忌其威名,召还杀之。他被逮时,脱头巾掷地,怒云:“乃坏汝万里长城”。年4月9日,檀道济被杀,次日,刘宋王朝为庆祝檀道济被杀而大赦天下。
韦睿: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南齐末年,韦睿随萧衍起兵,“多建策,皆见用”。南梁建立后,拜廷尉,年,督军北伐,攻小岘城。继而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年,与曹景宗率军于钟离之战中大破北魏,取得“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因功进爵永昌侯。官至侍中、车骑将军。年,韦睿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陈庆之:南梁名将(年),出任武威将军,迎接元法僧归附,迁宣猛将军。(年),联合曹仲宗、韦放会攻打北魏涡阳,迫使涡阳城主王纬出降。(年),加号飙勇将军,奉命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次年,击败拥兵7万、筑垒9座的魏将丘大千。在考城击败拥兵2万的魏将元晖业。五月,连拔荥阳、虎牢二城,长驱直入,护送元颢到洛阳。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前。后来,北魏重兵回师洛阳,元颢的十万大军惨败,陈庆之的梁军也随之而败。最终,陈庆之只身潜返江南。(年),出任司州刺史,参加悬瓠之战,击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楚城之战,破东魏孙腾等人。(年),与东魏尧雄交战两次,皆失利而还。(年),破东魏侯景,进号仁威将军。年,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不善骑马,善抚军士,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宇文泰(年—年)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破万俟丑奴,定陇右,行原州事。年,出任夏州刺史。年,率军攻杀侯莫陈悦,威震秦陇。拜关西大行台,传檄方镇,誓除丞相高欢。八月,迎魏孝武帝入关,不久将其弑杀,立元宝炬为帝,专军国大政,授大将军,进位丞相。西魏大统元年(年),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改封安定公。后为太师、大冢宰。在此期间,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先后夺取了东魏的河东等地和南梁的巴蜀等地。其亲自指挥的小关之战、沙苑之战,皆是以寡胜众的军史中典范。创立府兵制度。他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年,宇文泰去世。
斛律光(年~年)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年,从征出塞,先驱破敌,多有斩获,拜晋州刺史。(年),抵抗北周大将达奚成兴进攻,迁司徒。参加洛阳之战,大破北周齐王宇文宪,拜太尉,别封冠军县公。年,参加汾水之战,大破北周柱国辛威和韦孝宽,别封中山郡公。率军攻打平阳道,攻克姚襄和白亭城戍,封长乐郡公。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多次击败北周进犯。年8月22日,遇害于凉风堂,惨遭灭门,时年五十八岁。
韦孝宽:年~年,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升迁,后为西魏宇文泰所重用,年),东魏高欢率大军进攻包围玉壁,运用地形和战术守城,高欢运用各种战术攻城皆不克,东魏军围城五十余天,兵力损失惨重,最后退兵,高欢回师后病死。玉壁之战为东、西魏实力消长的关键战之一,原本较弱小的西魏,经此战后粉碎东魏想要灭亡西魏的企图。年,北周武帝接受韦孝宽的建议,成功打败北齐,统一北方。年,破尉迟迥于邺城,12月19日在长安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萧摩诃: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侯景之乱后,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萧摩诃跟随吴明彻,屡破北齐军,吴明彻在与北周争夺吕梁的战役中被俘虏,萧摩诃则率兵突围,逃到淮南,萧摩诃辅佐陈后主登基,追斩始兴王陈叔陵。陈朝灭亡后,萧摩诃随陈后主降隋,年,萧摩诃与汉王杨谅起兵反对杨广称帝,被杨素俘杀,终年七十三岁。
侯安都(年—年)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侯安都出身于始兴豪门,后追随陈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参与袭杀王僧辩,数次击退北齐军,辅佐陈武帝建立陈朝,担任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封西江县公。侯安都拥立陈文帝为帝,讨平王琳,升任为司空,进爵清远郡公,后改封桂阳郡公,又以平留异之功加封侍中、征北大将军。此后,侯安都自恃功高,日渐骄横,引起陈文帝的疑忌。年,侯安都被赐死于宫中,时年四十四岁。
吴明彻(年—年)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平定华皎,击败周梁联军,北伐北齐,擒杀王琳。吴明彻因忧愤成疾,死于长安。
韩擒虎(年~年)隋朝名将,随军平定北齐,屡次挫败陈国进攻,年,作为先锋将军攻打陈国,率兵夜渡长江,袭占采石,攻克姑孰,进军新林,攻破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虏陈后主陈叔宝。功勋卓著,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屯兵金城,防御突厥,拜凉州总管,年),去世,年五十五。
贺若弼(年~年)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自恃功高,心生怨怼,为隋文帝所疏远。年,以诽谤朝政之罪,为隋炀帝所杀。
史万岁(-年),擅长骑射,好读兵书,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拜上大将军。隋朝建立后,受累于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贬为敦煌郡戍卒。开皇三年,跟随秦州总管窦荣定大败突厥。(年),参与隋灭陈之战,平定江南叛乱。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年,遭到宰相杨素陷害,为隋文帝所杀。
刘方:隋朝时期名将,北周时期,参与平定蜀国公尉迟迥叛乱。隋朝年征突厥,大破沙钵略可汗于白道。年,平定交趾李佛子叛乱。年,攻打林邑,取得胜利。年,卒于军中。
王轨:北周时期名将,谋杀宇文护、随从征讨北齐、大破陈军,俘获陈朝名将吴明彻,消灭陈朝精锐军队,拜柱国大将军。王轨预见到了北周的灭亡,劝谏北周武帝易储,得罪太子宇文赟。年,被周宣帝处死。
杨素(年—年)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北周时期,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韦孝宽攻取淮南,在此期间交好随国公杨坚,随其平乱,授大将军。隋朝建立后,年),以信州总管率领水军统军灭亡陈朝。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再封楚公。年,杨素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长孙晟(年-年)战略外交家。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战略方针,以夷制夷,分化突厥。为保持隋朝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靖(年-年)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灭萧梁,破辅公祏,灭东突厥,平吐谷浑,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侯君集:唐朝时期名将。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参与灭亡东突厥,大破吐谷浑,功勋卓著,领军灭亡高昌,年,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坐罪处死,家人流放岭南。
裴行俭(年-年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计俘都支,于碎叶城立碑纪功;平定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之乱。尽平东突厥残部。(年),裴行俭病逝,年六十四
李勣(jì)(年-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破东突厥,灭高丽。年,李勣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李孝恭(年~年)唐朝宗室、名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攻略巴蜀,俘获朱粲,灭萧梁,破辅公祐,平定江南。年,暴病身亡,时年五十岁
苏定方(年-年)人,唐朝初年名将,破东突厥、灭西突厥、平葱岭之乱夷百济、伐高丽、定吐蕃,年,苏定方去世,年七十六。
刘仁轨(年-年)唐朝宰相、名将,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年,刘仁轨逝世,年八十四。
契苾何力:唐朝时期蕃将。本是契苾部可汗,率部归顺唐朝。攻吐谷浑,灭高昌,败龟兹,攻突厥,抚铁勒,亡高丽,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
薛仁贵(年-年))唐朝初年名将,大破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云州大捷,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
高仙芝:高句丽人,唐朝中期名将。击败吐蕃;取小勃律;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灭石国怛罗斯之战,部众突然叛变后败归。年,安禄山叛乱时,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
郭子仪(年-年)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年,病逝
李光弼(年-年】唐朝中期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之一,镇压浙东袁晁起义,维持东南稳定,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全唐文》录有其文.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张巡(年—年。安史之乱时,起兵守卫雍丘,抵抗叛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余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东南地区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李晟(年-年)唐朝中期名将,屡破吐蕃,讨伐河朔,平定朱泚,克复京师,防御吐蕃.年,去世,时年六十七.克复长安,立不世之功。史书称他“器伟雄才”,“长于应变”,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愬:雪夜入蔡州(夜袭蔡州之战)在中外军事史上被人广为津津乐道。“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唐朝中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周德威,唐末五代时期晋国名将。早年便在河东从军,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在梁晋争霸期间屡破梁军,以骁勇著称。后率军攻灭桀燕,镇守幽州,抵御契丹。年,李存勖征调诸镇军队,大举伐梁。周德威率幽州军参战,年战死于胡柳陂。
李克用(年-年】唐末名将,剿灭黄巢军,收复长安;击败关中军阀,与朱温对峙争霸,年,李克用病死。
李存勖:善于骑射,文武双全。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立后唐政权,灭亡后梁、前蜀。年,于兴教门之变中被杀,时年四十二岁。
李存孝:唐末名将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成为晋王李克用麾下骁将、义子,人称“十三太保”。随着李克用南征北战,平定黄巢起义,收复潞州,讨伐幽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十八骑取长安、十三太保第一、数回合战胜第二的王彦章。年,受到李克用的围攻,兵败出降,处死于太原
郭崇韬(约年~年),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军事家、战略家。灭梁、灭蜀、振兴后唐。年,郭崇韬遭到宦官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神闵敬皇后刘氏联手构陷,在成都被铁楇打死。所生五子全部遇难,两个孙子幸存。
耶律休哥,契丹族。辽朝宗室、名将、军事家。讨乌古、室韦叛乱,高梁河之战、岐沟关之战等大败宋军。耶律休哥一生战功卓著,晚年休兵息民,维持宋辽和平。年),因病去世
杨业:北宋初期名将。北汉建立后,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屡立战功,号为“无敌”。宋太宗灭亡北汉后,归顺宋朝。年,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威震契丹。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
狄青(年-年)北宋时期名将。狄青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此后历任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后受到文官集团排挤,(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年)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九岁。计事深思熟虑,用兵先定远略,对敌作战,善用诈巧,古来为将者,或执法如山,或体恤将士,二者兼备者并不很多,狄青一贯如此。
完颜宗弼:金朝皇子、名将、开国功臣.年,随军攻打北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攻克辽东京、南下江南攻打南宋、年,利用南宋宰相秦桧除掉大将岳飞等人,迫使南宋称臣,并签定“绍兴和议”.年宗弼还朝,独掌军政大权。年,宗弼在上京会宁府病亡。
宗泽(0年—年)宋朝名将。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屡败金兵,名震北方,金人畏惮宗泽,都称他为“宗爷爷”。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二十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
岳飞(年3月24日~年1月27日)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商州、虢州,平定曹成、张用等游寇势力,缔造“连结河朔”之谋,积极与民间义军联络抗金,北伐中原,取得郾城、颍昌大捷。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十年之功一朝废,千古奇冤风波亭。时年39岁,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冤狱终于平反。生前精忠报国,身死天日昭昭,死后名垂千古。
韩世忠(年-年,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抗击西夏,黄天荡之战痛击金兀术,苗刘兵变解救高宗,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清时期更配享历代帝王庙。
张俊(年~年南宋初年名将,参与对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苗刘之乱时,他和韩世忠等受张浚节制,平定事变。阻击伪齐刘豫及金军南侵。与岳飞、韩世忠合称三大将,所部称张家军。参与促成岳飞冤狱。年,张俊去世,年六十九岁。张俊大排筵宴,以奉宋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历史上,张俊为人不齿,却以此宴而闻名。
刘光世(年—年)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少年得志,败夏抗金,位列七王之首。
虞允文(年-4年)采石之战大败金军,训练新军,宣抚四川。虞允文姿貌雄伟,慷慨磊落。早年以文章致身台阁,后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辛弃疾(1年—年)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21岁,参与耿京起义,起义反金。22岁,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后人只知其文,却很少人知其武。辛弃疾:文武双全的抗金将才,堪称顶级名将。
孟珙(5年-6年)歼灭金国武仙军团,联蒙灭金;屡败蒙古,收复襄阳、樊城等地,统领南宋川蜀、京湖两大战场,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抵抗蒙古入侵,确保南宋政权挺过了宋蒙战争的前十余年。6年,孟珙病逝,年五十二。有诗文评价:英雄盖世上将军,洞寇闻风丧胆魂。寸刃不施机莫测,看渠谈笑定乾坤。
萧绰(年—年),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在辽景宗时代以及辽圣宗前期参决军国大事,数次击败宋军并取得军事优势,完成契丹族的汉化以及封建化。堪称一流主帅,战略家。
木华黎,0年-年,大蒙古国名将、开国功臣,四十年间追随铁木真,无役不从,辅佐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四杰”。1年,封为左翼万户长,为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赐九斿白纛,代铁木真施行恩威。经过六年征战,先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国土。年,木华黎于凤翔之战结束后的班师途中病逝于闻喜,时享年五十四岁
哲别:蒙古帝国名将。最初臣服泰赤乌部,后投降成吉思汗,赐名哲别。骁勇善战,由十户长屡升至千户长。年,随成吉思汗南下攻金,破乌沙堡、乌月营,拔德兴府,入居庸关,直抵中都(今北京)。年,率二万人灭西辽,执斩屈出律。1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年,在迦勒迦河之战中击溃斡罗思与钦察联军,班师回国途中病逝。
速不台:大蒙古国名将,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四獒”之一。速不台早年辅佐铁木真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巴特尔”(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年起随军进攻金朝。1年至1年参与第一次西征,与哲别穷追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横扫波斯、高加索地区,并击溃钦察及罗斯联军。年随征西夏,年起再度攻金,效力于拖雷麾下,至1年攻破蔡州,灭亡金朝。年至2年,在宗王拔都的第二次西征中,速不台担任前锋,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罗斯一带。2年返回蒙古,贵由汗即位后回驻秃剌河。8年,速不台去世。追封河南王,谥号“忠定”。速不台一生征战数十年,其足迹所及,东至高丽,西达波兰、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亚,南抵开封,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之一。
兀良哈·阿术(1年-年,元朝初期名将,蒙古族,大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蒙哥汗时,从父征西南夷,平大理,克诸部,降交趾。中统三年,征伐李璮有功,以宿卫将军升为征南都元帅。略地两准,围襄阳,破樊城。至元十一年,与伯颜、阿里海牙等同伐宋,任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三年,受命北伐叛王昔剌木,继又西征,至哈剌霍州,以疾卒,年五十四,追封河南王。一生“南征北讨四十年间,大小百五十战,未尝败衄”,不失为一位难得的将才。
伯颜:攻灭南宋的主帅出镇和林,屡抗北道诸王叛乱,拥立元成宗,伯颜智略过人,深明大义,用兵筹谋,出神入化。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还朝之后,口不言功,行囊仅有随身衣被。在带兵、用兵、治军方面都有值得兵家称道之处。5年1月,伯颜病逝,年五十九。
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平定益都等地的红巾军在韩店、兰州击败明军,年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徐达(年-年)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
常遇春(年—年),。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攻破大都,上都。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攻破大都,上都,北伐中原,攻破大都,上都,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暴卒军中,年仅四十。
李文忠(年-1年)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开国名将、谋臣。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1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
俞大猷(~1)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早年学习易经,世袭百户。(1年),击破海贼康老,授都指挥佥事,平定新兴、恩平的叛乱。(1年)出任备倭都指挥,平定安南范子义叛乱,安定了海南的形势。嘉靖三十一年,开始与倭寇作战,人称“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的倭寇。战功累累,常被弹劾,遭到免官。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累迁福建总兵官、后府佥书。万历七年(1年),告老还乡,病逝于家中,时年七十七岁,获赠左军都督。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
戚继光(1年-1年)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南平倭寇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著有兵书《纪效新书》十八卷、《练兵实纪》十四卷本等著名兵书、《止止堂集》。同时,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富有创造性地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年被弹劾,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李成梁(年—年),明朝后期名将。官拜辽东总兵,多次反击蒙古;镇守辽东,收服女真;繁荣辽东地区,卒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年),享年90岁。万历朝的边事,这有赖于边关的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李成梁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强豪,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辽东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并在开原、清河、抚顺等地开办贸易市场,与当地部落建立友好关系。清人作《明史》评价: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袁崇焕(年—年),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击败努尔哈赤。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李定国(年—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桂林之战,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衡阳战役设伏,清军大溃,亲王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东南抗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十二月随皇太极亲征朝鲜,参与丙子之役,攻克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年)至七年(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年羹尧(年~年1月13日)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
岳钟琪: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平定西藏,招抚青海,平定大小金川;推行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结果成功讨平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时年六十八岁
左宗棠:年—年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镇压捻军,平定陕甘,收复新疆,建设西北。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年(光绪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曾国藩(年年),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1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石达开(年3月—年太平天国名将,中国近代军事家。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被尊为“义王”,对内:安庆易制、经略江西,对湘军:湖口大捷,樟树镇大捷对楚勇(江忠源):攻克庐州,对绿营;水陆洲大捷,破江南大营。从天京出走,东西转,战经略浙闽,流动转战于南方各省,(年)5月,率众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6月27日,就义于成都,享年32岁。石达开英勇无比,金田起义时,仅二十二岁,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最年轻的一人,为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的骁将之一,自武昌之役开始,他戎马倥偬,常年在外征战,转战湘、鄂、赣、皖、豫、苏、浙各地,在浦口、三河、丹阳等战役中取得大捷,参与两破江北、江南大营之役,解除天京之围,通过一系列军事胜利确保太平天国政权的维持。长期的征战中,逐步形成一套“杀回马枪”的战术。不仅善于用兵,而且也严于治军。年,庐州失守,陈玉成突围后受苗沛霖之蒙骗,被苗沛霖擒获交给清军。在押解京师的过程中,清廷下令就地正法,陈玉成遂在河南延津被凌迟处死,享年二十七岁。
刘永福:(—),清末民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名将。反清入越,雄踞保胜,建立黑旗军,中法战争抗法,赴台抗日,决心为保卫台湾血战到底。潜入大陆,支持革命,请缨抗日,反对袁世凯复辟,年元月9日,刘永福走完了一生的历史途程,在钦州老家溘然长逝,终年80岁。民族斗争中的勇士,国之宿将。
蔡锷年-年,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事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在作战指导方面,主张“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