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高一语文初高衔接暑期练习04
TUhjnbcbe - 2024/7/6 5:11:00

第04练

每日方法点睛

文言文阅读重难点解读

1.标名代,定句读

在文言文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的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名词和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和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借动词,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常有省略主语的情况,而动词则充当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可以借助动词与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断,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3.找虚词,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等。它们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②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至于、于是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③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④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易、奚、、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这些语气词出现,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联系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⑤其他虚词:以、于、为、而等。这些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并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4.察对话,定句读

对话是古文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其标志性的词语有:曰、谓、云、言等。一般情况下要在其后断开。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为标志,而把主语省略,因而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出问者和答者,准确断句。

5.辨句式,定句读

根据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等可进行断句。“…者……也”,或含有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根据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也可进行断句。千万不要把固定结构拆分开。

6.明修辞,定句读

运用修辞手法来断句,注意对称句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它是我国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虽然是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未果,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便写了一封排成一圈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聪明的你,请给它断句,使之形成一首七言绝句。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诗歌知识的能力。本题是考查回文诗,回文诗的特点在题干中已经明确“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根据题干的提示,是一首七言诗,那么,根据七言诗的特点和语意关系,可以得出答案,即“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天走了,百花开始凋谢,黛玉对于时序的移动特别敏感,相对于冷静理性的人物,林姑娘就特别____。大观园是贾宝玉心中的人间仙境,也就是人间的太虚幻境,大观园的女孩子和百花一样,到了春暮就开始凋谢了。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的时候喝了仙酒与仙茶,“万艳同杯,千红一窟”,与《葬花吟》的意义也是对照的,《红楼梦》中常有这种点醒意喻之笔。《葬花吟》中有很多黛玉感伤自身之语。“质本洁来还洁去”,黛玉是最要高洁、____的女孩子。“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诗一般的灵魂,不但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而且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不如埋葬它,化作春泥更护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黛玉写这些骤然看来好像自怜自哀,其实不止,她已经敏感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人世间最____的事。

《葬花吟》不光是黛玉的自挽诗,也是挽一切美好短暂的东西,挽那些落花,也代表对短暂繁华的一种哀悼,对文明高峰即将走下坡的哀悼。伤春悲秋的抒情诗传统,到此时是个顶点。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她诗一般的灵魂,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即使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

B.她诗一般的灵魂,因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何况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

C.因她诗一般的灵魂,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何况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

D.她诗一般的灵魂,因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即使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

3.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葬花吟》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埋葬落花时所吟,一首《葬花吟》道出了无尽悲愁。请你结合原著简要分析其葬花时伤感的原因。

1.多愁善感孤高自负无可奈何

2.D

3.①前夜去宝玉处,晴雯不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失望伤心。

②寄人篱下的命运。

③多愁善感的个性。

④正逢饯花之期,由落花飘零联想到自身处境。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细腻、敏感,应填“多愁善感”;多愁善感:一般是指一个人心思细腻、感性,内心情感容易受别的事物影响。第二空,所填内容应与顿号前“高洁”语意相近,表现林黛玉品性高洁孤傲之意,故可填“孤高自负”。孤高自负:生性孤独,自许甚高。第三空,这里强调的是“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人世间最不能改变的事情,没有任何办法改变,故此处可填“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指毫无办法。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不但……而且”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两个句子构不成递进关系,“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之间是因果关系,可以把“不但”改成“因”;“飞到天尽头”是假设情况,关联词语应用“即使”。A.“因”语序不当,主语一致,应把“因”放到主语之后;B.“何况”使用不当,“飞到天尽头”是假设情况,“即使”表假设,更符合句意;C.“因”语序不当,主语一致,应把“因”放到主语之后;“何况”使用不当,“飞到天尽头”是假设情况,“即使”表假设,更符合句意。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整体把握的能力。“黛玉葬花”源于《红楼梦》二十七回中黛玉跟宝玉的误会,本来宝黛在一处嬉笑,谁知宝玉中途被袭人以老爷有事叫走了。黛玉由此牵肠挂肚,怕他被责骂,所以晚饭后来看他。谁知宝钗先进门,她看了会水禽,门就锁了;更巧的是晴雯刚和碧痕吵架,听见黛玉敲门,以为是丫头在敲,使使性子不给黛玉开门,更巧合的是黛玉第二遍说“是我,还不开么”,偏生晴雯就是没听出黛玉声音,黛玉为此对宝玉产生误会,再听见宝玉、宝钗等人嬉笑送别,而自己竟然连心爱之人的门槛都不得入,所以更是伤心难耐。黛玉虽然有贾母的疼爱,但始终觉得自己是外孙,有寄人篱下之感,不然,通常收到别人送的礼物,普通人都是先感谢一番。表达谢意,然后欣赏礼物,表达自己对礼物的喜爱,然而黛玉却敏感地感觉到这是大家挑剩下的,她在乎的不是那份钗花,而是在意那份被在乎的感觉,所以,不管有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在精神上她是有所欠缺的,这种欠缺来自她寄人篱下的生活所致。

林黛玉孤高自许,精神上表现出一种傲岸不羁的气概。但她又表现得如此的多愁善感,见花掉泪,见月伤心。林黛玉深深同情落花的结局,对落花感到伤感,但更让她伤感的是,由此联想到自己飘零流落,寄人篱下,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现状,又和落花有什么两样呢,由此,她感到了深深的悲伤和苦闷,难以自制。这些都是她葬花时伤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本小册子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成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

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一回事。我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发表这些文章之前,犹豫过。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再发表。”“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三联书店建议我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去重刊。我同意他们的建议是因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经历中留下的一个脚印。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以用IdealType这个名词来指称。IdealType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我称这是一项探索,又一再说是初步的尝试,得到的还是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入下去,还需要花一番工夫。

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书时,我又从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奉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让我在这种心情里寄出这份校订过的稿子给书店罢。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材料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同意三联书店将《乡土中国》重刊,主要是因为这小册子反映的他年轻时探索新知的闯劲是值得新一代年轻人观摩的。

B.作者在讲台不讲现成的课本,而讲自己探索的尚不成熟的想法,是因为他那时候还年轻,有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劲道。

C.《乡土中国》只是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尝试的记录,书中的观点并不成熟,因此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

D.《乡土中国》一书通过对中国基层具体社会的描写,探索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的实质,是一项创举。

2.下列对材料一、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在具体的中国社会中提炼出认识中国社会现象的概念,因而这些概念可以反映中国社会某方面的实际。

B.《乡土中国》是一件学者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其出版并重刊,表明学术的创新比逻辑严谨更重要。

C.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见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才是尤其可贵的。

D.如果一个市场环境和国家浮躁风气、短视心态流行,那么崇高的工匠精神就会缺乏,图书出版就难免粗制滥造。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证据证明“科学创新需要工匠精神”这一论点的一项是()

A.《庄子》中记载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庖丁解牛做到了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地步,技艺高超到合乎音乐节奏的境界。

B.唐朝诗人贾岛作诗酷爱苦吟,每每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人们因他推敲诗句痴迷,称其为“诗囚”。

C.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钻深山、探古寺、攀古塔、临古画,手绘古建筑图,构图之精准、细节之精细,令人赞叹不已。

D.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长达12年的时间,试验了34个豌豆品种,最终发现了遗传、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等规律。

4.材料一是一篇序言,以此类推,如果给一本叫《工匠精神》的书写序言,你认为至少须表达哪两层意思?请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只是他在大学里讲课的内容,他自己也说书里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又重刊此书,说明他还是工匠精神不够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对这种观点予以反驳。

1.A

2.B

3.D

4.①出版《工匠精神》的缘由与背景。②出版《工匠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5.①费孝通说“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等,是基于自谦的治学态度,是不满足的工匠精神的体现;②事实上作者书中概念的提炼是有依据和价值的,体现了作者治学的严谨,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③费孝通对读者态度恳切、用意明确,重刊此书是寄望今天的年轻人观摩那一代人的创新精神,引导年轻人继续探索,体现实事求是的工匠精神。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因为他那时候还年轻,有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劲道”错,是因为他“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C.“书中观点并不成熟”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不是客观评价。D.“对中国基层具体社会的描写”错误,由材料一“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可知。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表明学术的创新比逻辑严谨更重要”错误,《乡土中国》的成功,不能推导出创新比严谨更重要。说《乡土中国》不成熟,只是作者自谦。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是解牛的技艺,不是科学创新;B.是做诗的严谨,不是科学;C.不是创新。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点、概念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是一篇序言,共有七段,其中前三段“这本小册子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介绍《乡土中国》出版的缘由和背景;后四段“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入下去,还需要花一番工夫”“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奉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介绍《乡土中国》出版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知,如果给《工匠精神》写序言,至少可以从“出版《工匠精神》的缘由与背景”和“出版《工匠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两个方面作介绍。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可知,费孝通说“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等,是基于自谦的治学态度,是不满足的工匠精神的体现;结合材料一“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可知,事实上作者书中概念的提炼是有依据和价值的,体现了作者治学的严谨,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结合材料一“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奉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可知,费孝通对读者态度恳切、用意明确,重刊此书是寄望今天的年轻人观摩那一代人的创新精神,引导年轻人继续探索,体现实事求是的工匠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项梁)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传言“趋”。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C.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D.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暗中,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窃”意思不同。

B.诸生,文中指儒生,其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今诸生学于太学”中的“诸生”意思相同。

C.丞相,古代官名。丞相与宰相不同,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不同朝代宰相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D.寿,活得长久,引申为祝寿、祝福,与《鸿门宴》中“若入前为寿”中的“寿”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投降汉王前,叔孙通先后侍奉过项梁、怀王、项王等人,辗转薛县、定陶、长沙等地,最后投靠了汉王。

B.刘邦初即位就取消了秦朝严苛的仪礼法规,但当群臣在朝廷上大呼小叫、举止无礼时,刘邦又感到十分忧心。

C.知晓汉王越来越讨厌百官无礼的行径后,叔孙通主动请求征召鲁地的儒生,联合自己的弟子们一起制定礼仪。

D.叔孙通的措施震慑群臣,使群臣在遵守宗法礼仪的时候不敢怠慢,刘邦也从中找到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尊贵感。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

(2)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5.司马迁评价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请结合全文概括其“与时变化”的具体体现。

1.C

2.B

3.A

4.(1)叔孙通投降汉王,使一百多位儒生弟子跟随他(跟随他的有一百多位儒生弟子),可是叔孙通没有推荐他们,却专门出言推荐那些曾经聚众偷盗的勇士。

(2)御史执行礼仪法规,发现不按礼法做的人,就把他带走。

(3)如果凭借这么大的天下,降低身份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又是处在六国之下了。

5.①随世时变化,事奉不同的主;②迎合刘邦的喜好,变儒服为楚制短服;③基于现实需要,举荐群盗壮士;④结合古礼、秦仪及刘邦的要求,制定礼仪。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所侍奉的主子将近有十位了,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来取得亲近显贵的。我们不忍心做你所要做的事。你的行为不合古法,我们不去。你自己去吧,不要玷污了我们!“皆面谀以得亲贵”的主语应是“公”,不是“十主”,应在“皆”前断句,排除BD;“吾不忍为公所为”中,“公所为”是“为”的宾语,“吾不忍为公所为”后断句,排除A。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及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暗中/私下。句意:儒生弟子们都暗地骂他/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B.“意思相同”错误。《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中的“诸生”是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C.正确。D.正确。寿,活得长久,引申为祝寿、祝福。句意: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祝福。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辗转薛县、定陶、长沙等地”错误。叔孙通没有去过长沙,原文是怀王徙长沙。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从”,跟随;“儒生弟子百余人”,定语后置;“无所”,没有……的;“言进”,出言进荐。(2)“执法”,执行礼仪法规;“举”,发现;“如”,按照;“辄”,就;“引去”,带走、拉走。(3)“苟”,如果;“以”,凭借;“下”,降低身份;“故事”,旧事;“是”,这。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项梁)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可概括为:随世时变化,事奉不同的主。依据“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可概括为:迎合刘邦的喜好,变儒服为楚制短服。依据“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可概括为:基于现实需要,举荐群盗壮士;依据“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可概括为:结合古礼、秦仪及刘邦的要求,制定礼仪。

参考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秦朝时以长于文章,知识渊博被征召入宫,等待任命为博士。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前往长沙,叔孙通便留下奉事项羽。汉高帝二年,叔孙通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也跟了去终于投靠了汉王。叔孙通总是穿着一身儒生服装,汉王见了非常讨厌;他就换了服装,穿上短袄,而且是按楚地习俗裁制的,汉王见了很是高兴。当初,叔孙通投降汉王时,跟随的儒生弟子有一百多人,可是叔孙通从来不说推荐他们的话,而专门称说推荐那些曾经聚众偷盗的勇士。儒生弟子们都暗地骂他。叔孙通听到骂他的话,就对儒生们说:“汉王正冒着利箭坚石争夺天下,各位儒生难道能搏斗吗?所以我先要称道斩将夺旗能冒死厮杀的勇士。各位姑且等等我,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汉高帝五年,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为皇帝。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五帝有不同的乐礼,三王有不同礼节。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了鲁地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走,说:“你所侍奉的主子将近有十位了,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来取得亲近显贵的。我们不忍心做你所要做的事。你的行为不合古法,我们不去。你自己去吧,不要玷污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啊,一点也不懂时世的变化。”汉高帝七年(前),长乐宫已经建成,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那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入殿门。谒者传呼“小步快走”。于是所有功臣、列侯、各级将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地传呼。这时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官员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高帝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叔孙通顺便进言说:“各位弟子儒生跟随我时间很久了,跟我一起制定朝廷仪礼,希望陛下授给他们官职。”高帝让他们都做了郎官。叔孙通出宫后,把五百斤黄金,都分赠给各个儒生了。这些儒生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大圣人,通晓当代的紧要事务。”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高台

王融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

临高台

谢眺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①。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①绮翼,这里指窗帘。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登台原因。

B.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

C.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的“朝夜”都表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

D.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体现出“诗以言志”的特点。

2.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B

2.①王诗生动描摹登高所见之景,又融入虚写想象,流露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与自在。

②谢诗描写了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得的愁苦。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B.“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错。“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是说那高洁雅丽的莲花只有盛夏时节才吐蕊,那清香疏淡的桂花却要随着秋天的来临才能开花。可见,诗人并未见到盛开的莲花和桂花。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王诗写登高所见,采用了地域上由远及近、空间上由上而下、时间上由先及后的写法,写得很有层次和条理。诗的开篇紧扣题面,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游人”之所以要“临高台”的原因。接下来就开始写登高所见了,纵然夏未至秋未到,莲花桂葩的神采风韵眼下“游人”确实无从领略,可是此时他心中却想象到了。当“游人”从夏莲秋桂的遐想中回到现实中时,他的目光已向稍远的地方投去。园外,那杨花柳絮在低空轻飘飘地飞扬。而清晨早已散去的鸟儿,此刻已然到归巢时候,它们正陆陆续续地动远方回来。诗人在摹写登高所见的同时,又将未见景象融入其中的写法,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流露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与自在。谢诗首两句写游子登高而思乡,首句点明一篇主旨——“思归”。“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写登台所见。接着“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二句写身所感受。“谁知倦游者”句,与首句照应,揭示“思归”之意。全诗八句,从“思归”起,到“故乡忆”结。明写“思归”之情,实写“倦游”之意。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得的愁苦。如走珠流玉,读来意味深沉,凄楚动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语文初高衔接暑期练习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