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句民谣“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到潮说的正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潮州,而潮州木雕是潮州手工艺中最耀眼的技艺。年5月20日,潮州木雕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开远寺是唐代皇帝敇造,目前藏经楼文物室保存着一只横为1.9米高0.36米鲤鱼形的鱼梆。
建于晚清时期的己略黄公祠,则是代表着潮州木雕艺术的辉煌时期。木雕之丰富,做工之精致,使其享有潮州木雕博物馆的美誉。而这些古代遗存正是后来学者的圣地,就像佛教徒想要去印度朝圣基督教和天主教徒都将耶路撒冷视为圣地一般。
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制作流程体现高超艺术。
选材是潮州木雕的第一要素原材料大部分都源自樟树,这是因为潮州木雕注重通透立体的造型感,丝丝入扣的多层空间展现对细节的刻画,这和众多雕刻的技法完全不同。因此对木料的质地,软硬和坚韧程度要求非常严格。
樟木恰恰能够从各个层面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而且自身具有香味,能起到驱虫防腐的作用,所以是潮州木雕的首选材料。
开坯是潮州木雕关键的第一步,在木料上按照作品的造型用粉笔画出基本轮廓,或用画稿贴于木料之上,然后根据轮廓进行粗坯雕刻。
开坯要遵循从下到上,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顺序。行内口诀:打坯不留料,雕刻无依靠,打坯要留有余地,为后面的雕刻留下伏笔。
潮州木雕雕刻技法有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其中通雕最为卓越,它吸取了浮雕、圆雕等技法而融汇成一钟玲珑剔透的技法,它的出现,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雕刻技法上则依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把浮雕、通雕、线刻或单独或综合地灵活运用,以表现不同的形式美。
工艺美术师卢进文木雕作品《百鸟朝凤》
在刷漆之前要喷上一层特别的底漆以遮掩木纹中的暗色,确保作品色泽统一更为鲜亮。待底漆自然晾干后,进入刷漆阶段。用细毛刷蘸上配制好的大漆一层一层均匀的涂刷在木雕表面(每个木雕师父都有自己独特的大漆配方)。潮州木雕都是多层次镂空,作品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均匀刷到,对技术要求非常高。
贴金是潮州木雕特有的工艺,这种工艺可追溯到北宋至和年间,千百年来未曾改变。贴金所用的金箔纸使用千足金锤成的薄片,用毛刷在将金箔纸牢牢粘在木料表面。从开坯到贴金,每个流程都需万无一失,稍有一步出现纰漏,作品就功亏一篑,遂有“千刀万躁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的谚语。
假去真来真胜假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木雕作品采用3D数控仿刻,由于数控机床雕刻无法深入作品内部,所以只能组件雕刻,之后再拼接组合,如同拼图搭积木。这样一来成本极低,给消费者一种物美价廉的假象。这种伪劣品不但挤压手工艺品生存空间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潮州木雕的民声和传世价值。无论假冒得如何逼真,但机械作品的神韵永远无法与人工相媲美。就像文物一样,真品时刻升值,而赝品永远都一文不值。
“鬼才”大师辜柳希
后继乏人,名存实亡
潮州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列为中国民间两大木雕体系。二者不同的是,潮州木雕在精雕细琢之后往往在贴上金箔,显得金碧辉煌也由此被称之为金漆木雕,这也让潮州木雕在中国成为最独树一帜的流派。
木雕艺术耗时耗力,每一刀一刻都需要手艺人日月沉淀。积累时间越长,技艺越高,作品也越精益,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夜以继日不断的磨砺才能成就一位大师。
但随着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心理日渐浮躁,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的也越来越稀少。有的也学到半路刚踏进门槛就已放弃,能够踏实,学有所成的更是凤毛麟角,更别提将潮州木雕带到世界发扬光大,所以近几年在木雕艺术研讨会上更有人公开说,潮州木雕已经后继乏人,名存实亡。虽然听到这种话,作为潮汕人不免义愤填膺,但这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也让像辜柳希这样仅存的潮州木雕工艺大师们忧心忡忡。
潮州木雕如何传承与发扬不仅仅靠手工艺人的坚持,还需各方人士的智慧,政府官方的支持。潮汕不能没有木雕,潮汕人也不能没有这门提到就感到自豪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