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以前农村水库是怎样形成的
TUhjnbcbe - 2024/5/15 17:07:00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二,天气晴朗,暖烘烘的,萌发出浓浓的春意,我陪儿孙们去田间地头逛荡了一回。我们从田间的农耕道慢慢地边走边述说着农村当前发生的巨大变化,林权到户,园田化改造,山上绿油油,田野多元化种植,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于是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山间的人形水库的堤坝上,突然间,孙子们惊奇一声:“诶,这湖里的水很清呀,怎么我们老家也有湖,这湖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不叫湖,叫水库,也叫大坝。”于是我就对儿孙们叙述了这水库是怎么形成的经过。

全国解放后,于年由原有的互助组,初级社转型为高级人民公社时期,各地农村掀起了兴修水利,大办农业的新高潮,充分利用各地的山水地理的自然优势筑堤成坝,开渠引水灌溉农田,保旱增收。

原分宜县笼奎人民公社石马大队以钟根牙为书记的领导核心决定在本村人形口筑堤蓄水,蓄水面为三十多亩,定型为小二型水库,在当代是一个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当时,由于刚解放不久,国家正处于家徒四壁白手起家的困难时期,无论是经济、科技都很落后,所有的生产力都只能靠劳动力去兼顾。所以,兴修水库筑堤坝只有靠集体的力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肩挑背驮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去完成一个一个的水库建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也唯有走社会主义集体合作化的道路才能去完成各行业的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兴建。于是,“大锅饭”也在各社队展开,意思是咬紧牙关拧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去攻克种种难关。

石马大队“人形水库”筑堤工程就是在当年秋收完后,在笼奎人民公社的号召下调集全公社将近七儿百人青壮男劳动力和炊事班(本大队男女劳力都应参加),像一支支浩浩荡荡的人民军队,自带口粮、棉被、铁锅进驻石马大队石马村庄。于是石马村的祠堂里、庵堂里、碾米厂、以及邻近村庄的所有空房都成了“宿营地”。就在这样一个非打仗似打仗的环境下,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取得了本:“小二型”水库建设的辉煌成就。

因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当时的战斗场景我听老年人说十分激烈,纪律严密。战斗总指挥部是笼奎人民公社派來的工作组及石马大队革命委员会。所有参战人员都以各生产队为分队,组织厨师两三个人每晚下半夜三点起床做饭,清早六点开饭,七点准时点名开工,一天劳动十小时。全体社员都实行分工轮流作业,定额包干,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们每四人一组,一挖一铲带两挑,每组每人每天一百担,而且每担不少于一百三十斤,女人一百一十斤。实行任选测重,少一斤补一担,另多挑十担奖励一分,其次每个生产队还需匹配两个青壮劳力用木桩打夯。所有监管由工作组负责,实行分篾牌计担数(挑一担给块竹牌),整个劳动场面,红旗领先,加油声,吆喝声,声声催人,热火朝天。所有工作人员白天现场指挥,晚上还要统计当天业绩。

另外,大队革委员会还从石马、大苑、东阳各生产队中调集了一批共三十来人的先锋队由石马队钟晚苟和钟树安亲自带队,从家里自带粮票和盒饭步行去分宜老县城水泥厂担水管和水泥,因那时没车也没通公路。石马村离分宜老县城约五十公里远,一天来回要走两百里路,肩上还要挑一百来斤的担子(两人合一担轮流挑),只有两头摸黑,半夜出门半夜回家,接连去了几次,隔天再去。

当时的条件有那么艰苦,开河、筑坝、修公路、修铁路、建工厂、炼钢铁等都是靠手工劳力逐个办成。农民、工人吃尽的苦头现在的年青人谁都不知道,甚至不相信,因为他们没亲眼见过。有些人还误以为这些水坝都是用现在的挖机、装采机修的。

那“人形水库”于五八年初建成功后,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都予以加固,库堤增后增高,而且这些年也还是用的人工施工。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实行了现代机械化的加固维修管理。

当我把事情说完,孙子们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那个先锋队很厉害呀,一天步行二百里,肩上还要挑这么重的东西,我们今天走这么一段路就觉得走不动了”。“是呀,以前的人都是环境所逼,比如那先锋队长钟晚苟不但走路厉害,挑担也要挑三四百斤,钟树安还是抗美援朝的抗战英雄呢。还比如以前的红军长征时,行军一天也要走好几百里,身上还背着好重的东西,还要翻雪山过草地”。孙子们又问:“怎么现在的人没那么厉害呢”?“是呀,现在的科学发达,出门就坐车,一切要用力气的事情都是用机械代替,哪有锻炼力气和毅力的机会?难怪现在的青年人不敢相信原来的人有那么厉害……。”

——编后语:这是一篇对子孙们的教育题材,我们在闲逛时通过对子孙们的惊奇提问突然联想到以前修筑水库大坝的历史过程,其实也是对子孙后代讲了一堂历史教育课。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子孙们对过去的历史越来越陌生,由其是他们生活在“不劳而活”的科技时代,他们根本不知道前人的艰辛,反而说前人没能力。再说,现在的年青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建国初期,毛主席为什么要主张搞社会主义集体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甚至吃“大锅饭”,其根本原因也就是在那种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如何把人民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去创造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工程。没有前人的苦以及没有前人的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化也就没有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以及自由化。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根本不能否定过去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但过去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能否定今天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两者应成为一个发展的主体,不可分割。中国之所以高速度地发展得这么强大,这于两个历史时期的治国理念和方案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所以加强对子孙们对两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认识教育有待于社会的跟进!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前农村水库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