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暑期档接近尾声,业内影视公司已陆续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电影为主导的影视公司们也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目前来看,除了光线传媒在上半年卖掉新丽股份,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外,以中影、上影、万达等为主的影视公司业绩勉强看的过去,而以开心麻花、北京文化为代表的影视新秀成绩反而十分亮眼。
处境艰难,寻求突破的“老大哥们”
近两年,民营影视大佬们面临着各自的困境。
博纳从美退市回国筹备上市,却一直未能顺利IPO;光线在前几年风光无限后面临着大IP、流量的过气,急需寻找爆款;华谊在“去电影化”决策失利后,立马浪子回头,好不容易通过《芳华》、《前任3》重振往日雄风,奈何撞上了一番风波;乐视影业改名新乐创文娱后,依然逃不掉乐视的噩梦;中影、上影等影视大佬们也在群雄并起的大势下,做改革寻求突破。
不过,“内容为王”的时代来了,曾经呼风唤雨的江湖大佬似乎也难懂这个市场了。
停牌重组中的万达电影,内容环节依旧薄弱
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实现营收73.67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为9亿元,同比增长1.36%。
目前,万达电影收入来源主要在观影、广告以及商品销售三大板块,其中观影收入为48.36亿元,占总营收65.65%,增幅14.4%;广告收入为12.56亿元,占总营收的17.04%,也实现了15.61%的增幅;商品销售为9.98亿元,同比上升了16.46%。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万达电影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实现了双增长,但利润增幅不大,随着万达电影寻求重组来看,其从重资产往文娱轻资产转型过程来看,过程并不是很顺利,目前其还是处在停牌中。
电影投资方面,今年唯一表现比较好的是《唐人街探案2》,万达电影在这部电影中赚了4亿元,其他主投影片《龙虾刑警》、《人间·喜剧》、《枪炮腰花》等都很一般。暑期档的小成本电影《快把我哥带走》拿下3.19亿元票房,万达作为主投方,能获利不菲,此外万达也参与投资了《西虹市首富》电影,也会有不错的回报。
加上影视行业股市整体低迷,停牌重组中的万达电影估值也在大幅缩水。年6月25日,万达电影发布新的重组方案,以交易作价.19亿元收购万达影视,获得万达影视96.83%的股权,万达影视估值为亿元,其在前两年估值还有亿元。
万达电影如何寻求业绩突破呢?
拥有国内第一大院线资源,万达电影依然继续新建了34家影城。此外,万达电影还引进了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在电影发行、影片投资、在线票务平台、广告、衍生品推广销售等方面展开合作,寻求非票房收入的提升。报告期内,万达电影票房收入为25.31亿元,衍生品业务增长比较显著,增幅为%。
重拾“江湖地位”的华谊,收益结构比例失衡
据华谊半年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1.22亿元,同期增幅达4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3亿元,却同期下跌35.53%。
在华谊主营三大业务板块中,影视娱乐板块实现营收19.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4.54%,该板块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达92%;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营收为1.41亿元,同期下降28.40%;互联网娱乐板块营收为.55万元,同期下降88.12%。
影视娱乐板块营收大涨主要在于,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投资发行的跨期影片《芳华》(14.23亿元)、《前任3》(19.4亿元)等票房收益不错。报告期内,《芳华》产生票房约2.2亿元,《前任3》产生票房约16.4亿元。两部电影票房收入不错,华谊从中净赚不少,也重振了在电影行业的信心。剧集方面,《好久不见》、《嗨!前任》、《快递侠》等已陆续播出,投资综艺《奔跑吧第二季》、《王牌对王牌第三季》、《机器人争霸赛》也让华谊盈利不少。
而在品牌及实景娱乐板块,文旅项目推进进度较慢,目前也仅有冯小刚电影公社、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陆续开业盈利,其他还在推进中。而早年依靠投资科技公司卖股份赚的收益,目前来看不是盈利持续的来源。
从华谊全资、控股、参股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华谊兄弟的主要营收来源于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以及英雄互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分别收获了2.19亿元和2.35亿元的净利润。
旗下艺人杨颖、陈赫、郑恺、李晨所持股的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及冯小刚持股的浙江东阳美拉公司有着不错的盈利,在年上半年中净利润分别达1.15亿元、.15万元。其中,浙江东阳浩瀚影视收入主要来源几位艺人参与的综艺、影视项目相关。比如《奔跑吧第二季》综艺,几位艺人都有参与,郑恺主演的《好久不见》也在卫视和视频平台播出。
不过,目前的华谊也在“交学费”寻求跨界转型,加上市场行情和政策风险,太过依赖影视对于股价下跌较重的华谊来说不是长久之计。
下半年作品中,《狄仁杰之四大天王》(6.06亿元)表现一般,按照业内流传3亿元投资,华谊很难从中盈利。发行的《小偷家族》(万元)口碑不错,华谊从中获得一定盈利。但接下来的主打作品中,《江湖儿女》、《找到你》文艺属性较强,包贝尔执导、文章主演的《胖子行动队》在国庆档碰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张艺谋的《影》等劲敌。《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的IP号召力也待观察。剧集方面,华谊虽剩余10余部片单,但收益不会像电影那样具有高额回报。
“现在影视公司都需要跨界联合转型,不转型会死,转型可能死得更快,当下华谊急需通过创建‘文化+’项目,利用消费进行商业变现,布局产业链条。”知名文化科技投资人曹海涛曾分析过。但目前消费市场低迷,华谊兄弟要想成功转型,还需要更长的路要走,还要交更多的学费。
光线净利润大幅增长,“卖股份”的功劳
据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光线实现营业收入7.20亿元,同期下跌2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1.07亿元,同期增长.05%。
从净利润数据来看,这个成绩似乎不错。但从光线的营业结构来看,光线的布局趋势也存着一定风险。
在光线布局的电影业务、动漫业务、电视剧(含网剧)业务、产业投资业务、艺人经纪及内容相关业务五大业务中,电影业务依然是其核心业务,报告内容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共有9部,总票房为48.40亿元(不含服务费)。
其中春节档的《熊出没·变形记》(6.05亿元)、《唐人街探案2》(33.96亿元)票房成绩不错,不过《唐人街探案2》中光线只是十几家联合出品方之一,分账盈利不会拿下大部头。《英雄本色》(万元)光线主做发行,但发行效果却引来导演丁晟的不满,据丁晟发布数据显示,这部电影中光线拿到了多万元宣发款和万元票补款。唯一不错的是新人导演合作的《超时空同居》(8.99亿元),光线也拿到不错的投资份额。
此外,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转到报告期内的影片《圣诞奇妙公司》、《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大世界》、《金钱世界》等表现一般。其主打的动漫业务,《熊出没·变形记》、《大世界》两部影片包含在电影业绩内,而暑期档主打的《昨日青空》也在强敌如云下及时撤档了。
剧集投入上,《新笑傲江湖》、《爱国者》等陆续上映,但口碑和热度均一般,艺人经纪及内容相关业务上,公司采用了自家艺人和签约编剧、导演等,也可以看出光线在经济上很是懂得“节约”了。
而光线上半年盈利大涨背后也主要依赖于,光线在今年3月份以33.亿元卖掉了手上新丽传媒27.%股份,而之前光线入手这部分股份花了8.29亿元,通过转让腾讯后光线净赚超20亿元。
接下来,光线的盈利点还有什么?
《动物世界》大部分票房虽在下半年,但整体来看投资亏了,近3亿元投资票房最终为5.08亿元,暑期档主打的《一出好戏》(13.21亿元)光线之前发公告表现已经至少赚2.4亿元,光线在实现“爆款梦”外,也靠这部电影盈利不少,但接下来主打的《墨多多之谜境冒险》、《昨日青空》等电影应该很难匹敌《一出好戏》了。
通过投资卖股份显然也不会再发生了,这点从华谊早前的业务轨迹也可探寻,光线的下一部继续走的依然是寻找爆款和人才,继续维持电影业绩,毕竟剧集业务、经纪人及内容业务还不能撑起业绩大梁。
主导变合作,寻求“好内容”合作的中影和上影
中影和上影,现在提起依然要被影视公司后辈们尊称一声“老大哥”。在曾经好莱坞大片在国内吃香的时候,拥有好莱坞大片引进发行的中影和上影,把控着电影市场票房的关键命脉。
如今,随着万达电影、阿里影业、基美影业甚至一些新成立的公司都可以凭借手上资源联系国外优质人脉,而好莱坞大片甚至流行的中外合拍片,在当下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从近年来,《战狼2》、《美人鱼》、《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等刮走国内市场几十亿元票房,可以看出国产片慢慢成为国内观众心头好。
接地气、适应潮流,成为当下影视公司制作内容的关键。而中影、上影早年拥有的人才优势也在慢慢流向华谊、博纳、光线、阿里等各大民营影视公司。
中影:营收达46.19亿元,净利润6.66亿元
年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电影营业收入为46.19亿元,同比增长1.48%,净利润为6.66亿元,同比增长10.97%。
从业务板块来看,中影主要依赖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影视服务四大板块,其中电影发行依然占据较大比重,营业收入为26.7亿元,同期却下跌6.87%,反而在影视制片制作和影视服务领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达16.70%、25.53%。
据报告显示,今年中影主导或参与出品的影片有8部,累计票房76.83亿元,占全国同期影片票房总额的23.98%,期间,主投或参投的《流浪地球》、《中国合伙人2》、《希望岛》已经完成拍摄,《百万雄师》、《亲密旅行》、《最好的我们》已开机等。
发行方面,中影主导或参与发行影片达部,累计票房64.94亿元,占同期全国票房总额的36.66%,发行进口影片67部,票房为71.27亿元,占同期进口影片总额的59.16%。《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等热门爆款都有参与。
同时,参与《招财猫》、《环太平洋2》等影片项目版权销售,签约《流浪地球》、《碟中谍6》、《神奇动物在哪里2》等10余部版权项目,进行衍生品开发。此外,在影院投资、电影院线业务等放映板块及影视器材服务、影视培训等领域提供服务等。
上影:营收5.34亿元,净利润万元下跌45.04%
上影集团上半年业绩就不太理想了。据上影集团半年报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5.34亿元,同期增长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万元,同期下跌45.04%。
对于期内业绩下滑严重,上影在报告中指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原因:
1、公司旗舰店永华影城报告期内处于停业装修状态,对营收及利润影响较为明显;
2、发行业务处于团队调整及模式探索期,代理发行的影片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上映,上半年收益同比下降;
3、去年6月份的部分常规性财政补贴及分红类投资收益在本年的实际到账期为会计报表日之后,因此未能于半年报内确认相应收入。
在上半年,上影新开了3家影院,全年计划开店7家左右,此举也是为了在排片上占据更多的话语权。
年初,上影在发行团队上进行了较大规模调整,在电影领域主要处于协助发行和推广的位置,比如《24小时:末路重生》、《恋爱回旋》、《夺命来电》、《我是你妈》等影片,票房都很一般,数量也较少,对于上影的业绩影响来说一般。
而下半年,其参与宣发《神奇马戏团》、《西虹市首富》、《小偷家族》、《藏北秘境》、《阿凡提》、《一意孤行》、《妖精的尾巴》等影片,《小偷家族》拿下近亿元票房,上影从中能获得一定利润,《西虹市首富》作为暑期档爆款电影,也是上影发行影片里表现最好的一部。
从上来看,上影在参与影片数量和质量上跟中影比,都远远不足,下半年唯一能指望的影片也就《西虹市首富》和《小偷家族》了,缺乏主控优质内容加上拿不到更多优质内容,上影还需要更多的资源筹码来兑换。
成绩亮眼的新秀们,捆绑名导和爆款崛起
在暑期产生的《我不是药神》(30.98亿元)、《西虹市首富》(25.19亿元)、《一出好戏》(13.2亿元)三大国产黑马爆款电影中,其背后主导的公司也是徐峥的真乐道文化、宁浩的坏猴子影业、闫非彭大魔的西虹市厂牌、黄渤的瀚纳影视,北京文化发行《我不是药神》,开心麻花、新丽传媒参投《西虹市首富》,也在暑期分得一杯羹。
押中爆款转型成功的北京文化,业务结构“失衡”
北京文化作为跨界影视公司新秀,财报数据不错。业绩报告显示,北京文化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03亿元,同比增长82.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4万元,同比增长14.43%。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影视文化业务板块,占比在总营收中已经高达83%,旅游酒店收入已经成为其附属收入来源。
北京文化跨界转型影视很成功,主要在于采用巨额保底了不少影片,盈亏各有,但两三年下来,北京文化也拿出了经典案例。从去年暑期拿下56.8亿元的《战狼2》到今年30.98亿元的《我不是药神》,北京文化都参与了发行,与其说幸运,不如说北京文化的眼光和勇气更为妥帖。
从《战狼2》项目中,北京文化在年年报中提到,回款有3亿元,扣除1.4亿元保底发行成本,净利润在1.6亿元。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5亿元保底的《二代妖精》,票房仅为2.52亿元,北京文化在宣发用上先后出资万元、万元,累计宣发费用达1.25亿元,而这个项目回收收入仅为.8万元。
北京文化大胆采用保底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捆绑人才,最近两年通过投资作品聚集了宋歌、王京花、杜扬、陈国富、乌尔善、宁浩、丁晟、张黎、徐浩峰、严歌苓、刘震云等大批影视行业资深优秀人才。
比如下半年中,北京文化通过绑定宁浩参与了《我不是药神》,北京文化作为投资方之一和发行方,从中获利不少。《我不是药神》投资在1亿元左右,而被北京文化投资有万元,占比达到百分之十几,据其公告显示北京文化在这部电影内又投入了万元,元投入就能从30.98亿元票房中分账,实现名利双收。
北京文化在捆绑人才、押注眼光上是值得学习的,但这两年大手笔投资影视项目,高度依赖影视业务也存在诸多风险,行业不好股价下跌,加上政策风险,投资结构需要合理优化。
连出喜剧爆款,但开心麻花上市依然难
今年3月份开心麻花终止上市,作为连出喜剧爆款业绩不错的开心麻花,也在上市问题上“停滞不前”。
据开心麻花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0亿元,同期增长.05%,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万元,同期增长53.72%。其营收和净利润高增长背后,主要得益于:
1、开心麻花话剧演出场次较山南噶年同期增加,演出及衍生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9.77%;
2、电影《羞羞的铁拳》和《妖铃铃》等带来影视及衍生收入达.97万元,较同期大幅增加;
3、艺人经纪项目增多,相关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21%。
从收益构成来看,开心麻花在业务收入上比较稳定,话剧本就是其招牌,出品电影也多为爆款,而今年开心麻花参与投资的《西虹市首富》,作为出品方之一也能拿下不错收益,而开心麻花还是“西虹市”厂牌的持股股东之一,开心麻花在“西虹市”厂牌获得的电影收益中再次分得红利。
年国庆档,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也即将全国公映,从《夏洛特烦恼》(14.41亿元)、《驴得水》(1.73亿元)、《羞羞的铁拳》(22.01亿元)再到参与投资的《西虹市首富》(25.19亿元),带有开心麻花印记的喜剧已得到市场的验证。开心麻花也陆续捧出了沈腾、马丽、艾伦、常远等喜剧演员,已显露“双赢”趋势。
总结:
1、头部内容爆款逐步往新秀公司靠拢,比如开心麻花、坏猴子影业、真乐道文化等;
2、民营影视大佬“愁爆款”,万达主投内容鲜有爆款,多为参投,华谊主打优质文艺片,但第二个《芳华》难做,光线凭借《一出好戏》打造“爆款”,但其他作品难以持续;
3、多数影视公司营收结构比例失衡,政策风险和行情不乐观下,需要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