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考模拟作文得失从缘,心无增减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字。④不得抄袭、套作。模拟作文:得失从缘,心无增减东阳中学二16吴睿洁我不愿视得失为起点或是终点,只愿视其为人生的过程。得失从缘,心无增减,人生道路中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和风情。人的一生中,事事有得失,时时有得失。得失二者相伴相随,贯穿人的一生,若只是单纯的视其为起点或终点,不免有否认得失这一矛盾的普遍性之嫌。视得失为起点的人易滞留于过去。他们对已得到或失去的耿耿于怀,在每一分的日子里都在与前一分计较。他们之中,有的急于成长,却哀叹逝去的童年;有的渴望突破,却忧郁常规;有的憧憬丰富多元的世界,却蜷缩在一成不变的舒适圈。这样的得失观固然使人稳定,但它也是短浅的、狭隘的,使人对当下的得失斤斤计较,故步自封。视得失为终点的人易为功利主义。在做任何事之前,先考虑结果的得与失,再做出选择。表面上看这是尽可能降低“失”的风险,使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反映出思考局限、片面的问题,是“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真实表现。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物都适合被量化,如感情、经历、教训、哲理等。事物的结局也不一定单纯的分为“得”和“失”,正如辛夷坞所言“世事岂能两全,我们的一生中,得到的同时也总在失去”,得失并存才是常态。人若只会理智地分析利弊,那和冰冷的机器也就无甚差别了。故,得失安之于素,成败归之于零,把得失看作一个过程,一种规律,一种常态吧。视得失为过程,欣赏更美人生之景。得失从缘,以更淡然的姿态面对得与失,我们只有意识到赫拉克利特所言“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做到如白落梅所说“知得得失随缘,闲淡由之”,才能像余光中一样赏“一条破老的白矾,漏去了清风一般,却引来海鸥二三”之景。不计较利害,自然地得,自然地失,这样,人生之景方能有万水千山,千姿百态。视得失为过程,立足更高人类格局。若我们将得失的着眼点从当下延伸到长远,从局部扩展到整体,从个体上升到社会,在更高的格局上看待得失这一过程,便可以透过得与失这一现象挖掘其本质。新冠肺炎疫情中,某国立足本国利益而有选择的放弃一部分弱势人群以保全更多的年轻力量的做法,与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无差别对待所有生命的举措相比,高下立见。其中差异便在于前者只注重当下得失,后者却看到了得失背后的人类命运的一体性。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能让人体会到其中格局的差异。视得失为过程,需要我们做到得失从缘,心无增减。我们不计较自己具体得到或失去了什么,而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有得有失的过程中不断体悟,前进,发展。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本文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