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勇勇担使命,奋战疫线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共同战疫面对疫情,东阳人勇往直前、勇挑重任、勇于担当,医护人员、交警、环卫工人、镇乡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等等一直奋战在一线,无不体现东阳人“勇”的特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放弃团聚,只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们是疫情面前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以生命的名义诠释了奉献和责任!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无比安心。抗击新冠肺炎英雄二队:

战“疫”最前线的最美“逆行者”

“分别一个月后的家人‘街头相见’,期待能早日在家相聚,给彼此一个真正的拥抱。”近日,市第二医疗救治点留观病房护士长张云丹在工作了近一个月后,终于和丈夫、儿子在空旷的江滨公园见上了一面。为了家人的安全,张云丹只能戴着口罩、隔着安全距离,远远地跟儿子隔空“牵手”。这张照片被发到朋友圈后,医院院长助理张忠延看到。“她的父母至今不知道女儿在抗疫最前线工作。”深受感动的张忠延为其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张云丹和丈夫、儿子在空旷的江滨公园见面,并跟儿子隔空“牵手”。

张云丹的故事,只是抗击新冠肺炎英雄二队的一个小小缩影。一个月来,这个团队在抗疫一线谱写了许多感人故事。

1月28日,我市正式启用第二医疗救治点,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主动报名集结而成的抗击新冠肺炎英雄二队在第一时间到达战“疫”最前线。这支包括管理、医护、院感、医技、后勤保障共90余人的队伍,有效保证了救治点的顺利运行。

如何管理好一个90多人的团队,确保整个救治点医疗运行平稳?首先当然是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2月4日,医院党委下文,决定成立第二医疗救治点临时支部委员会。

有了党组织,救治点的30多名党员干部就有了主心骨。每周一次的党支部视频会议,让党旗在隔离病房高高飘扬。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近一个月来,6名医护人员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接受组织的考验。

“除了50多人的医护团队,我们还有近40人的后勤保障团队,虽然他们不是医护人员,却也是令人尊敬的‘逆行者’。”张忠延说,因为要在第二医疗救治点工作,按照院感防控要求,包括保安保洁在内,所有人员都按照岗位要求进行不同等级的院感培训。虽然按照要求可以定期换岗,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坚守。

“几天前,病人通道的电梯出现故障,后勤组员工包映晖带领的后勤保障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抢修。”张忠延说,正是整个团队高效的执行力、默契的配合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才让他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市民政局救助福利科科长黄振刚:

为了养老机构零感染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养老机构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养老机构的分管负责人,从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开始,市民政局救助福利科科长黄振刚就没有停歇过,连夜起草了《东阳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封闭式管理的通知》,提早对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全部暂停运行,避免老年人聚集产生群体感染的风险。

通知发出后,养老机构是否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成为了黄振刚心里一直牵挂的事。为此,他和同事时常走访养老机构,检查疫情防控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黄振刚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将情况反馈至相关乡镇街道,要求抓紧落实到位。他还叮嘱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室内消毒和各项防控工作,有重要信息及时报告。

1月27日,黄振刚自愿报名参加了市民政局的党员精兵突击队,重点对全市25家运行中养老机构防控工作、4家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关停落实情况进行3轮地毯式督导检查。他与队员们逐一排查全市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及共同居住家庭成员情况,每天统计汇总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此外,针对因前期准备不及,养老机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均较缺乏的实际情况,黄振刚通过多种渠道为全市养老机构统筹安排了多只口罩和温度计、护目镜、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全市25家养老机构入住人,累计排查出湖北籍工作人员5人,隔离工作人员3名,处理老人发烧生病等案例10多起,劝退新申请入住对象人,劝退离院返还入住对象人,实现了零感染。

江北派出所民警厉江骅:

七年首个春节假期,他站在防疫一线

“接到疫情防控任务的时候,我正在横店老家休息,疫情就是命令,回岗防控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回忆起除夕当天接到返岗通知而放弃休息的情景,江北派出所民警厉江骅至今无怨无悔。这个春节本应是他7年来的第一次轮休,但他连年夜饭也没吃一口就和同事们上街劝导商铺暂停营业。从那天开始,厉江骅以单位为家,做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成为了他的日常工作。

每天,厉江骅会上门了解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近况,尽可能为他们解决各种需求。隔离初期,部分人员家里生活物资储备不足,厉江骅就联系房东或者小区干部,安排人员提供保障。他联系的39人中,来自重点疫区的有20多人,至今无人确诊或疑似。

甬金高速东阳收费站设置卡口后,厉江骅再次接到了值守任务,对经过的所有车乘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信息和行动轨迹核查。雨天,卡口临时搭建的防雨棚挡不住风雨,坚守岗位的他,衣服鞋子经常被淋得湿透。

“有些返东人员存在特殊情况,我们都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厉江骅说,一次值守期间,他碰到有市民想带一名在外地上学的朋友返东,因为学校还未开学而无法返校,又因相关政策不能进东,多次往返两地都无法解决住宿问题。厉江骅了解情况后,与学校负责人取得联系,详细讲述了具体情况,最终让对方得以返校。“疫情无情,我们更应该尽力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温情阻击疫情。”

近段时间,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厉江骅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企业走访工作中,除了核查企业员工身份信息和行动轨迹外,还要实地走访查看企业的防疫工作以及防疫物资储备情况。厉江骅共走访了40多家规上企业,并完成了多名员工的信息核查。

2月18日早上,一家企业有个外贸订单需要立即完成并送货,但该企业并不在复工申请名单中。厉江骅了解到情况后,马上联系各相关部门,各部门立即上门为该企业进行复工核查,当晚企业就恢复了生产。

因为工作繁忙,厉江骅一直住在所里,偶尔深夜回家也只是为了拿换洗衣物。他盼望着疫情结束后能好好地和家人吃一顿饭,带着5岁的孩子完成春节旅游约定。

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科科长卢韩英:

为保障群众健康而责无旁贷

连日来,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的办公室里,不时有责任医生进出汇报随访情况、询问人员信息,科长卢韩英手口并用,有条不紊地解答问题,更新数据。

这样的工作状态,卢韩英早已习惯。从上月22号开始,她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指挥科内责任医生随访组,对街道内的重点人员进行网格化摸底筛查管理,确保管控不漏一人,保证数据精准统一。

白云街道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频繁,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出现在这里。作为公共卫生科科长,卢韩英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与科室人员一起辅助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前往确诊病例家中消杀。随着疫情发展,街道的管控人员数量骤增,卢韩英便专注于复杂烦琐的指挥安排与庞大的数据处理汇报工作。

“虽然一整天都坐着,但精神高度紧张,大脑不停运转以应对各种问题。”卢韩英说,开始人数不多时,她还能凭着记忆顺利完成数据录入,后来数据越来越大,为了不重复不出错,她就运用系统筛查工具一遍遍排除,然后一条条仔细核查比对。有时为了节省数据周转的时间,责任医生会先和辖区网格员对接完成人员面访,再往上汇报,造成了上下游数据不对等,卢韩英就得在梳理一遍后重新核查补上。此外,疫情防控政策随时发生变化,重点人员的管控与否、管控等级随之发生改变,卢韩英也得同步更新数据。为提高效率,卢韩英在白天结束日常工作后,习惯在晚上列好第二天的责任医生名单,以腾出更多时间应对突发状况,每晚都要忙至十一二点。

近一个月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生活,卢韩英说最亏欠的就是读六年级的双胞胎女儿。“每天见到女儿时,她们都在睡梦中,平时的学习生活也基本管不到。”好在学校老师非常理解,对孩子多加关照。

虽然我市已进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阶段,卢韩却没有放松,依旧保持严管严防的高压态势,警惕着返岗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我的工作不伟大,也没什么特别的。”卢韩英说,从医17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早已融入她的血液。

横店镇党委副书记陈颖:

织好住宅小区防控网

上午8点40分,安排好手头工作后,横店镇党委副书记陈颖就离开办公室,与同事们前往各小区,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颖担任诸永高速横店卡口临时党支部书记,以及镇区住宅小区专班总负责人。从除夕开始,他每天奋战在一线,晚上基本住在宿舍里。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支优秀战队是基础。为此,陈颖在最短时间内组建了高速卡口、住宅小区两个工作专班,以分工不分家的形式,全面提高联防联控工作成效。身为两个专班的总负责人,陈颖不仅要及时消化、传达上级的政策和指令,还要根据任务特点合理分工,并对组员开展心理疏导。因为长时间跟人沟通交流,他的嗓子哑得厉害,至今未恢复。但是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有责任把横店住宅小区这个大网格牢牢地管控好。”

住宅小区专班负责管控横店镇区近40个小区,工作压力较大,情况十分复杂。从年初一开始,陈颖每天带队深入住宅小区,逐户排查登记信息,走访了解最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责任人,并当场落实整改任务。晚上八九点还在小区巡逻是他的工作常态,有时候甚至忙到半夜。

身为住宅小区专班的“掌舵人”,陈颖总是带头冲在第一线。有的群众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他就主动上门劝导,一次次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的外来人员半夜打来咨询电话,他总是耐心倾听,并想方设法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南江名郡小区的一户业主,曾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一家八口都被隔离在房间内。一开始,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陈颖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到这户业主家里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隔离不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在他和整个团队的牵线搭桥下,这位户主的弟弟、弟媳还在隔离期结束后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成为“新横店人”。

横店供电所低压二班班长贾平:

疫情当前,绝不当逃兵

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但为了守护疫情下的电网安全,国网东阳供电公司横店供电所低压二班班长贾平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在保电一线。从1月22日到2月20日,他只休息了一天。

贾平进入横店供电所已经10年,一直在低压班组工作。疫情让市民宅在家,低压用电负荷明显增加,横店供电所每天都能接到抢修电话,最多的一天接到20多个。

报修单就是出击的命令。无论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贾平和同事们只要接到报修单,立马奔赴现场。一天凌晨1点多,接到一处小区突然停电的抢修任务,大家忙到凌晨2点多才回到所里。

在贾平看来,疫情期间的工作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又确实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外出需要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工作结束回到单位还得及时消毒。一些村子实行封闭式管理,只能把车停在村外,拿着工具箱和材料,徒步进村抢修。

除了抢修任务,贾平还要配合高压班同事,医院、医院、普洛康裕等重点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巡查。每次检测,他都捧着仪器认真操作,“虽然巡查枯燥,但看着灯亮起来,真的很有成就感。”

贾平的妻子葛建蕊是医院的医护人员。疫情发生后,葛建蕊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市第二医疗救治点。夫妻俩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各自岗位,除夕过后便将两个女儿送回老家,交给老人照料。抵不住思念时,他们就抽一两分钟时间与孩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