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10907/092021_869661.html今天讲《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为了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便给学生回忆了自己20多年前“艰难”的学习经历。清楚地记得,上小学,初冬里早早起床上早读,由于家里没有钟表,妈妈见月色明亮以为天亮了,便叫我起床,我一人背着书包,乘着月色跨过村前小河,越过河边高突的墓地,飞奔至学校,等到月色褪去,满路漆黑却也没人开大门。冬天里教室窗户外怒风呼啸,室内自己衣服单薄,冷得瑟瑟发抖,手指难以屈伸翻书,手背皲裂肿胀淌浓,形如癞蛤蟆之皮,痛痒难耐。到了初中,秋忙假期开学,自己背着厚厚的被子,步行走在泥泞的土路上,因为被子里还夹杂着一摞沉沉的书,脚底要么被泥块黏上,要么遇水打滑,行走十分艰难。学校里几十人一间寝室,早起床洗脸,却只有两盆水,一个接一个的洗,每轮到自己时盆里已满是油腻了。学校大伙的菜,冬瓜汤里只有把它放到太阳下才能看到油星。每周为了省下2元菜钱,每次只吃馒头或油卷,3毛一袋的榨菜能吃3天。那时最羡慕的是元旦节的免费的午餐,因为菜汤里有白菜,肥猪肉豆腐和粉条,香!我说看看你们的条件多好啊,在全市条件最好的教室里学习还不愿意。学生听完一片唏嘘,说还有大空调啊,学校都不愿意开。我呵呵地笑了。原来我做学生时不也是对老师讲的不以为然吗?那时老师经常给我们说,他们做学生时,只能吃红薯面馒头,硬如铁石,黑中透亮,他们称为“电光馍”。有一年,大家在寝室睡觉,夜间刮风房屋倒塌,还给埋在里面了。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幸福啊,长在红旗下,生在蜜罐里。我们在地下也是唏嘘的啊!其实,要论起艰苦来,村里老人曾给我讲过58年,那时他们只有吃观音土了,幸亏村里还有座庙。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啊。但当时,有谁认为自己生活是真的贫苦呢,富足也罢,贫苦也罢,我们都会有自己精神上的快乐,并也没有感觉活不下去。反过来比,是一代比一代人幸福,人却浑然不知啊!下了课我就想,我们对贫苦的记忆的承传到底有什么意义?忆苦思甜?没有发生在别人身上,总归不会有好的效果,比如,我就很喜欢吃红薯面馒头,可我爸提起来这几个字胃里就泛酸,啥也吃不下了,说一辈子也不想吃和红薯有关的东西。有些事,非得亲身经历,才能更深刻体会!我至今仍能记得,村里老人提及58年时说话时脸上的怅然。对于贫苦生活我们一般都希望早些“熬”过,幻想着明日的幸福,借以减轻今日“熬”的痛苦。但这种做法无异于自喝麻沸散,但即便哄骗了自己的精神,这躯体也是个累赘。那明日亦可憧憬吗?就算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明天一定今非昔比的,可是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当你感觉要幸福的时候,你的心理就会有新的苦产生了,一代有一代的苦,一时也有一时的苦。前一阵,有学生说要感谢贫穷。我想说,那是你成功了,你成功前有要感谢贫穷吗?你要是连个电大也考不了,你还会这样说?梁启超先生说:“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一代有一代人的贫苦,物质条件也许无能为力,可是在精神上需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宋濂有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苦中求乐确不失为一种抵御贫苦的武器。孔子大称颜回之贤,是因为颜回能在极其艰苦条件下“不改其乐”,坚持到底,以苦为乐,安贫乐道。年初,得知孩子有耳聋疾病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可是当知道我们还能以手术方式解决耳蜗问题时,我们夫妻竟然在手术门口望着剃了光头的孩子喜极而泣。在教育孩子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结识了很多这些方面的老师,同类的朋友,我们在摸索孩子语言训练、心理教育等问题时,也在陪伴孩子成长,也在其中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与快乐!我们有理由蔑视我们自认为的生活上的贫苦,在精神上寻求快乐的真谛。那么,未来的学生或许就不会再以教室不开空调之事为苦了吧!从几代人的讲述中,教会孩子从贫苦或富足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寻找快乐,幸福,或许这也就是我们传承苦难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