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文化常识年龄称谓 [复制链接]

1#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古代文化常识既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和高考的必考考点;同时也是国人必备的素养之一。不定期整理更新,记得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哦。

下文从“年龄”角度归纳总结古人的部分称谓。

一、婴幼儿阶段

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褓婴儿

2.孩提: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

二、童年阶段

3.龀,龆龀:指儿童换牙时,约七八岁。

4.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儿。

总角儿童

5.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指少年时代。

6.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少女

7.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代指成童。

8.成童:说法有二;一说八岁以上为“成童”;一说十五岁以上为“成童”。

三、成年阶段

1.笄年: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在十五岁时举行笄礼。笄,就是簪子,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

《红楼梦》剧照:薛宝钗十五岁生日。

2.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岁时举行加冠之礼,表示成年。弱冠也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四、壮年时期

1.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2.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五、中老年阶段

1.知命、知天命:五十岁。

2.花甲,花甲子:六十岁。古人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一个循环,称一甲子。(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表

3.耳顺之年:六十岁。

4.耆艾:指年寿高。古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岁为艾。

5.古稀:七十岁。

6.耄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十岁。

7.期颐:一百岁。

百岁老人:杨绛。

六:作品枚举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氓》

5.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欢迎进入主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