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倾听第一代纺织女工回忆六十年前的大厂 [复制链接]

1#

大厂荣光

读稿人语戴维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荣光,杭二棉就是过去那个年代人人得以艳羡的标准“大厂”。

因为赶上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工业化浪潮,主人公不经意间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从乡下人到现代化纺织女工的跃迁。

那时候,当技术工人是骄傲的,当杭二棉的女工更是吃香的。

一个大厂就是一个小社会。群众吃苦耐劳,干部带头吃苦,那个年代的群众和干部,分不出你我,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大家觉悟高。

同事感叹:小时候去爸爸的工厂,就是这样子,绿树成荫,厂房高大,热气管道绵延。

许多人记忆深处还留着“大厂”热气腾腾的烙印。那些烙印中深深镌刻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奋发图强的意志,勤俭节约的品德,依旧是我们今天走在共富路上最重要的价值方向和精神动力。

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我们的流金岁月

我和“杭二棉”

口述张玉珍整理林鲁伊

01

女工大部分来自农村,人蛮老实,但到哪里都叽叽喳喳。将来操作机器,没个纪律咋行?

年7月15日,这日子我记得很清楚。

那年我20岁,在萧山城厢镇吕才张村小学教一年级到三年级。我是初中毕业生,在当时属于文化程度比较高的。

晚饭后,我在家门口扇扇子乘凉。有两个乡政府的干部走来,一个说,有一家很大的棉纺织厂正在筹建,准备在你们村招人。

我问,我可不可以报名啊。人说可以啊,你有大学问,工厂正需要呢。说完,给了我一张招工表格。

本文口述者(中)

当教师我觉得很不错,但现在有到大厂的工作机会,我也很想试试。十天不到,我就接到通知,算是上班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发展民生成为国家重点,省里决定新建一座拥有台布机的大型棉纺织厂,名字是萧山棉纺织厂。年,改为杭州第二棉纺织厂,也就是杭二棉。

萧山当年有国营“三大厂”,除了杭二棉,另两家是杭州齿轮箱厂和杭州发电设备厂,都是和萧山县级别一样的单位,都是几千人的大厂。能进这三家单位工作,是十分光荣的事。

杭二棉全景

这个厂子,是朝着“最大最好”的目标建的。筹建处的老大姐张毅,原先在杭州一家纱厂任军代表,调来任筹备处主任,后来做了书记。第一任厂长华光,之前是绍兴市委副书记。

当时的省委书记江华,经常来厂里视察,解决难题。

进厂没几天,我们第一批女工就被拉到杭州灵隐寺一带培训。

近人的女工,大部分来自萧山、绍兴,还有宁波、温州的农村,人都蛮老实,但有点不拘小节,到哪里都叽叽喳喳。将来操作机器,没个纪律咋行?张毅同志很重视这事,亲自给我们上课,还请来战斗英雄和支前模范,给我们做思想教育。

02

明明对操作步骤都滚瓜烂熟了,但一站到机器面前,还是傻眼了。飞速旋转的纱锭,看得人晃眼,而且纱锭转久了温度高,手一摸,烫得受不了

9月,这人又分拨去了上海、宁波、无锡等地培训。去上海的有四百多个,这四百多个又分拨到各个棉纺织厂学习。

我和十多人分到上海国棉十一厂,又分成两个小组。我因为当过团支书,就当了小组长。

我们很多人连县城都没去过,这下到了上海,个个都想去开开眼。但上头有严格的纪律,下头有技术的比拼。这次来要是啥也没学会,回去后就不怕丢死人?

我学的是细纱挡车工的活儿,白天跟着师傅学。十多人在机器前站好,看师傅操作,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漏掉了一个细节。师傅很耐心,一遍遍操作给我们看,再让我们单个儿上机操作。稍后,我们各自跟着一位师傅固定学习。我跟的是施师傅,是位老大姐,教得很细致,很有耐心。

杭二棉大门

明明对操作步骤都滚瓜烂熟了,但一站到机器面前,还是傻眼了。飞速旋转的纱锭,不仅看得人晃眼,而且纱锭转久了温度高,手一摸,就烫得受不了。

细纱工最精致也最令人担心的活,是接线头。它有五个动作:拔管,引纱,放管,掐头,接头,必须一气呵成。开始大家都笨手笨脚,接线头大大超过了规定时间,最长的要一分多钟,手指也烫起一个个泡。

有一名女工,光学接线头就花了一星期,急得直哭鼻子,还怄气不吃饭。我作为组长,常找她谈心,进行安慰和劝解。那段时间我白天自己学,晚上给小组开会,鼓励组员。晚上睡觉前,大家躺在床上,争着互相背诵动作要领。

一个月下来,大家进步很快,接一个线头最快的达到3秒多点,师傅们很高兴。

也许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带队领导和大家的认可,年12月15日,我光荣入党,成为去上海培训人员中唯一的一个。

年杭二棉北纺团支部新老团干部合影

为了来上海培训,我忍痛给8个月大的女儿断了奶。每个月14元工资,我都尽量存着。有位女工,一个月只花了6元,是最节省的。

等回萧山时,我们都买了上海有名的大白兔奶糖,让老家人羡慕得不得了。参观南京路和黄浦江,是工厂组织的,那大马路、那高楼大厦,回萧山后成为谈论很久的话题。

做萧山第一代纺织女工,是我们当时的志向。

03

火车没有班次了。怎么办?铁路部门特批,工人连夜坐上一辆特殊的“便车”——“火车头”,直达上海

我们去外面培训,全国各地的棉纺织老工人也到萧山来支援。

印象最深的是吕学文一家,吕学文两口子年从西安调来,接着,他们的儿子、儿媳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从上海调来。过了几年,这家又有了老三。这三兄弟长大后也进厂工作,恰巧三妯娌也都是厂里的职工。

一家三代,全都是一个厂的。这么巧的事,当时就他们一家。

除了人才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热火朝天。我们从上海回来,就听说了男同志去龙游扛木头的事。

那是年的下半年,第一期5万纱锭主厂房按计划是年底建成,但建厂房需要的吨钢材、吨水泥,因为物资紧缺,一直没着落。

省委书记江华得知情况后,拍板将厂房改为砖木结构,并发话说:“等两年后赚钱了,再改为钢筋混凝土的!”

人的青年突击队,立即赶到龙游的大山里,经过30天奋战,硬是把立方米木材扛到山下堆好,再运到萧山火车站。最后一批木材到达时,我们也刚从上海回来,马上赶去火车站,想办法把这批木材运回厂。

火车站离工厂差不多一公里。女工们什么也不顾了,一人扛起一根木头,颤颤巍巍地迈开步。再粗点的木头,就两个人抬。大家都是利用“三班倒”的休息时间,没有一个人有埋怨。

那时候的人啊,觉悟真当高!

一切都在步入正轨。年9月初,筹建处从杭州佑圣观路省轻工业厅迁到萧山县城厢镇北郊庄西庙处。

11月,萧山棉纺织厂正式成立。

年五好职工合影

第二年,萧山从绍兴划归杭州,但工厂仍然是省里的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那当然要享受“重点照顾”吧。有一次,机器配件紧缺,必须去上海才能解决。省委书记江华得知后,马上指示去上海。

但当时已经没有火车班次了。怎么办?铁路部门特批,我们的工人连夜坐上一辆特殊的“便车”——“火车头”,直达上海。

04

男的铁锹挖,女的运土,用的全是自己的脸盆。有的小媳妇才结婚,就把漂亮的搪瓷脸盆用上了

第一期基建工程完结后,从全国各地订购的纺织设备也陆续到了。

零件拆包,分类组装,上车调试,马不停蹄,环环相扣,我们要开工生产喽!

我分在细纱车间做小组长,是第一批上机操作的工人之一。那都是从培训人员中“好中选优”的。

从乡下人到现代化的纺织女工,大家都憋着一股干劲!

80年代初,厂领导与部分中层干部合影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要在机器前不停地来回奔走,体能消耗大,出汗多,加上车间里冬天湿冷、夏天闷热,女工们洗澡、洗衣服成为最大的不便。厂里没有水源,厂外倒有条小河,洗衣还可以,洗澡就不方便了。

厂里决定挖河引水。一号召,全厂就动员起来了。

那时候哪有挖掘机、推土机,全是人工。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劳力了。男的用铁锹挖,女的运土,运土的工具全是自己的脸盆。有的小媳妇才结婚,就把漂亮的搪瓷脸盆用上了。

挖河的场面可壮观了。多米长的一条线上,有的人赤脚,有的人穿鞋,一字儿排开。从河底挖出泥,用脸盆盛着,和击鼓传花一样,一盆盆往河岸上传。

连厂领导一有空也来帮忙挖河。上中班的职工前半夜下班,早上一起床就来工地了。夜班的早上下班后,休息到中午,也来工地了。胳膊酸胀了,手碰破了,随便贴个膏药或者用药水涂抹一下,有的女工甚至来了例假也不愿意休息,照样干活。

上海越剧院来厂慰问演出合影

你问报酬和补助?说心里话,我们连想都没有想过。

那个年代的干部和群众,你是分不出来的。我是年提拔的干部,做上千人车间的团总支书记。说是干部,实际上哪个工人病了或请假了,干部都要顶上去的。人可以休息,机器不能停啊。

我平时抓思想工作,周六还有响应列宁号召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反而比做一线工人时更忙了。

像我这样的年轻女工,那时的工作状态就是:有厂无家。

05

到年,厂里中晚餐顿顿有荤菜,一天要杀三四头猪,要用一吨多大米、白面,鸡鸭鱼蛋和蔬菜更是不计其数

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工人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早上是开水泡酱油,或者咸菜萝卜干。中餐是青菜炒萝卜,有块霉豆腐吃就是改善生活了。肉,那要到月底才能见到零星一点。

到年,全国精简城市人口,号召大家主动返回农村,减少城市的压力。我们厂有动员回去的,也有主动回去的。我们车间的周师傅,就是因为吃不饱,主动要求回了上虞老家,家里至少还有地瓜可以吃。

杭二棉幼儿园

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关键是要影响纺纱质量。你想啊,人没吃饱,就没精神,注意力就不集中,操作机器时也就没那么灵巧了。

一位副省长来视察时了解后,支持我们养猪。很快,猪场建起来了,郊区农民也按照协议,每天送来一些鱼和鸭蛋。蔬菜呢,就发动团员青年把厂里的空地利用起来,种上了青菜、萝卜、辣椒。

我协助生活副厂长工作,带着食堂主任到处找吃的。后来,我们与嘉兴肉联厂建立了长期的供应关系。

杭二棉浴室

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工人们依旧有干劲,那会儿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年10月去北京参加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表彰大会的,我们厂就有两名代表,一位是先进个人沈美珍,还有一位就是先进集体“董爱冠小组”的代表董爱冠。

后来,我们厂的女工钟玉英还受邀到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观礼。女工王宝珍,不但工作好,还是工人民兵里的“神枪手”,为来访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做过射击表演。

到年,厂里养的猪有了头。第二食堂也建起来了,每天开饭,都是几千人密密麻麻。就这样还不够用,有些工人就在车间用餐,由食堂做好专门送去。

那时,厂里的早餐有豆浆油条,中晚餐顿顿都有荤菜,一天要杀三四头猪,要用一吨多大米、白面,鸡鸭鱼蛋和蔬菜更是不计其数。

当时新盖的食堂(现已拆除)

06

年夏天,我们就喝上了检验合格的碳酸饮料,与杭州啤酒厂、杭州汽水厂一起成为全市仅有的三家“国标”

工厂的三期工程全部结束是在年底。

解决了就业,带来了税收,我们厂为日后萧山建设纺织化纤基地积攒了家底。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杭二棉成为全省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出口创汇也是全省同行最高。

当时萧山国营三大厂里,属杭二棉最有名,家业也最大,从幼儿园到职工大学,从医院到商店……简直就是一个小城市。有人开玩笑:除了火葬场,什么都有了。

医院住院部

医院的专家,都是国内著名医学院毕业的,水平高,经常医院请去会诊。那时谁家有人在杭二棉工作,都是自豪的,穿着工作服走在大街上,也是昂着头的。

纺织厂里女工多。稍微出挑的女孩子,厂里男青年都盯得牢牢的,生怕被其他厂的人“抢”走。“三八节”和“五四青年节”的联谊活动是年轻人最盼望的,还有其他单位看中我们厂的相亲“资源”,主动来联系:“只要你们来,吃的喝的加上场地,我们全包了”。

汽水生产线

逢年过节厂里发的福利,羡煞当地人。就连食堂做的各种点心,也变成了送礼的好东西。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厂生产的汽水和它的负责人洪炜。

洪炜是归国华侨,为照顾母亲从东阳调过来。年夏天,分管生活副厂长的我找到洪炜,调他去生产汽水。他当时正准备调去厂制图室,没想到却去了汽水房。

洪炜在研究汽水配方

做汽水,他是外行,但小伙子钻研。第二年夏天,我们就喝上了检验合格的碳酸饮料,与杭州啤酒厂、杭州汽水厂一起成为全市仅有的三家达到国家标准的饮料厂家。

我们厂的汽水年产量有万瓶,还远销到绍兴、金华。洪炜本人也因此成为制造汽水的业内专家,年被市人事局破格评为工程师。

07

分房工作细致扎实,关键是公开、公平、公正。明明家里有房却还想问厂里要,这种人被分房委员会毫不客气地挡在门外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厂里开始盖没有卫生间的简易住宅楼。一大清早,家家户户都得去楼下倒马桶,有郊区农户来收粪肥。

棉北里家属宿舍

年,厂里分房,有多套。按照双职工、子女多少、厂龄等标准打分。

房少人多,厂里组成了20人的分房委员会,其中一半来自生产一线。各个车间也成立小组。有资格的名单、分数,都张榜公布,然后一轮轮筛选,张贴在被称为“南京路”的厂区主干道宣传栏上。

分房工作细致扎实,关键是公开、公平、公正。

棉北里新家属宿舍

那时候人的觉悟不低的,厂领导和老职工也是高风亮节。我住的是丈夫厂里的房子,就没有伸手要。其实我家6人,住的才25平方米。后来要给我分,我让给了一位资格很老的转业干部。

有配偶在其他单位做领导的,明明家里有房却还想问厂里要,这种人被分房委员会毫不客气地挡在门外。

又过了两三年,我们厂成为萧山最早使用生活液化气的单位。这件事是我去宁波联系的。后来,因为住在杭州的工人比较多,厂里又开通了通勤车,终点就在西湖边的柳浪闻莺。

厂西家属宿舍

那会儿,厂里的生活区、生产区井井有条。主干道两边橱窗里,贴满了会议通知、计划生育通知、各种喜报、厂报《杭二棉报》以及厂团委的团刊《春之声》,也挤满了仔细阅读的人。厂职工艺术团、篮球队以及电视台隔三差五为工人们送来精彩表演和好节目。年建造的毛主席大理石像,高7.6米,是当时萧山的地标,至今屹立在原址上,年成为杭州市级文物。

年前后几年,为适应市场经济,我们厂先后搞了多次改革。年底,杭二棉破产重组,改为杭州中兴纺织厂。最后一任党委书记张湘莲,是我的晚辈了,现在时不时还来我家里叙叙旧。

杭二棉老同志合影,背景是毛主席大理石像

一切都是向前发展,这个我们都理解。工厂的兴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杭二棉原址现在是一家国有公司。留给后人记忆的,除了几栋红色的职工家属楼,除了厂门口那尊高大的毛主席像,我想应该还有那些朝气蓬勃、热情似火的悠悠岁月。

本栏目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